柏峪独特的民间村戏,年代久远,相传有400多年历史

  • 2021-11-01 14:41:01
  • 门头沟京西杂谈

门头沟区柏峪村地处京西战略要地,据文献记载,该村至迟在元代就已存在,明时村北设有天津关以守卫京城。燕歌戏是柏峪独特的民间村戏,年代久远,相传有400多年历史,一般认为是戍边将士将家乡戏带来,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形成的。

门头沟长城主要扼守京西。柏峪是重要防线,燕歌戏是守关军士带来的家乡戏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而成。

燕歌戏的服装、布景、角色行当,演员的念、做、打等多学习其他大剧种的程式化手法,唱则由多个曲牌连缀而成,腔调高亢、古朴。其中《娃娃》《水胡》两个曲牌最常用,《娃娃》欢快,《水胡》相对缓慢,其他还有《秃爪龙》《桂枝香》《甩泡儿》《山坡羊》《大青阳子》《二青阳子》等十几个,有学者用“九腔十八调”形容其丰富。部分曲牌又分男腔、女腔,如《娃娃》,男腔尾音结束干脆,女腔则有较长的“哎嗨哎”拖腔。伴奏以四胡为主奏,根据曲牌,专曲专用,也有几种唱腔共用一种伴奏的。

2016 年5月,柏峪社员剧团在村内剧场演出《小锦缎》。主要内容是程立赶考途中遇山贼遭擒后,被假扮女装卖给富户张华。张华之妹张月娘无意知情,将其放走,并赠锦缎一匹为信。程立得中归来,二人成亲。整剧出场人物有十几个,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剧情诙谐

柏峪村逢年过节都要唱燕歌戏,延续至今,旧时在求雨等民俗活动中也要演出。村民以村戏为荣,受邀到外村演戏也不拿报酬,属自娱自乐。所演剧目都为古装戏,历史上有120多出,生活戏、家庭戏为多,还有历史戏、神怪戏。目前能完整演出的只剩《孙志皋卖水》《小锦缎》《罗衫记》《鳌山灯》《杨宗保过山》《狮子洞》等十几出。在某些欢乐滑稽的剧目中,丑角的数量和出场很多,给观众带来不少欢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燕歌戏演出曾中断,之后一直未能恢复。1996年,陈永禄等7位老艺人整理了一批燕歌戏剧本,2003年,村里成立了柏峪社员剧团,恢复排演。现在村内建有音响灯光完备的剧场,每周六免费为村民和游客演出。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