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

  • 2022-03-20 23:03:08
  • 河北传统文化

梁淑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兴京绣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京绣,不仅是喜欢那些美丽的图案,也喜欢看细小的绣花针在明晃晃的绸缎里外上下翻飞,好像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至今回忆起来,梁淑平还惊叹可能是骨子里面带来的京绣基因。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起源于辽代宫廷,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备受皇家重视,在融合全国各地多种绣法之后,终成独树一帜的清宫刺绣。梁淑平的太爷爷梁枝曾在皇宫中为皇上绣龙袍、为官员们绣补子,定兴京绣便源自梁淑平的太爷爷,一代代传到梁淑平这里。

“京绣不是件简单的事”,一个巴掌大的花朵也需要绣上万针,密密麻麻的针脚,一层一层的丝线铺排开来,时间久了,梁淑平的手扎出小洞,疼得几近麻木。然而这并没有打消那份融在血液里的热爱,很快她便掌握了打板、打草图、画图、扎眼等十几个工序,渐渐地也能单独出作品、带徒弟了。那年,梁淑平才15岁。

京绣在定兴当地既是一门传统手艺,又是农村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帮助父母撑起家,梁淑平经常骑着自行车挨村挨户发刺绣活儿,以便从中挣一点儿加工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梁淑平便独自创业,开始了京绣加工业务,从手工作坊起步。

梁家的京绣远近闻名,但由于京绣成本太高,很难为当时的人所接受,梁淑平也有过难过的时候。1984年,半年多都没有收入,没有钱,她就贷款给工人发工资。

“干事难,女人干事更难。在创业路上,我受过骗,吃过亏,着过急,发过烧。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交货,培养的人留不住,一系列难题都经历了。唯一庆幸的是,在困难面前我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如今,梁淑平带着笑回忆,但我们不难想象,她一路走来都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在艰难中坚守,到了上世纪90年代,梁淑平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刺绣产品从传统题材的龙袍、朝袍、凤袍、吉祥题材绣片等,延伸到壁挂、靠垫、箱包等现代高档家居饰品。她还将京绣元素融入旗袍、礼服、披肩等时装上……新市场逐渐打开,梁淑平在北京有了自己的门市。

在40多年的艺术探索中,京绣传统工艺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最让她骄傲的是,2000年为故宫坤宁宫仿制的刺绣艺术品,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刺绣图案都出自她的手。

如今,梁淑平的京绣越来越有名气,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可她并未停下脚步,时刻想的是京绣的后续发展。她的儿女们现在都从事京绣行业,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同时,她在2010年创办了龙凤刺绣厂,2012年成立了定兴县燕都刺绣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累计培训绣娘1550多人,其中获得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6人,技术骨干100多人。梁淑平说:“老手艺不能断代,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了解京绣,喜爱京绣,传承京绣,把这种传统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 编辑:闫美光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