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长城情节,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春游,外地来了朋友,喜欢摄影必不可少的一组图片,山中避暑望着远方发呆,驾车去大漠豪爽的行程,眼中总是少不了长城倩影。
长城不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是北京的名片,没去过慕田峪,总爬过八达岭,没到过古北口,应该听说过司马台,因为这里是北京。
号称首都后花园的怀柔,旅游开发最早,区域内的长城也更被北京人关注,明朝是北京再次作为帝都崛起的时代,《北京明长城》中就有记载:怀柔境内长城全长63公里,共有敌台284座,保存较好的98座,破残的103座,其余只是基础或残址。
N年前去过响水湖,现在的养生大峡谷就是当年的养鱼池,泉水错落有致地从山谷跌宕下来,一潭一潭的都是虹鳟鱼池,这里每天的出水量可以供二十个家庭使用一年,虹鳟这种冷水鱼只能在活水里养殖,恰恰响水湖有这样的天然环境,也不枉当地的神泉传说,响水湖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如今没了鱼池,改了药谷,留住了原始山清水秀的风貌,这些还要感谢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叔叔连汝安,作为中医的他曾经在这里隐居一段时间修心养性,为此连战还特意题写了块石碑。
响水湖畔的长城也叫连云岭,听名字足见其地势的陡峭,要论长城起伏怀柔比不上密云,可论环境秀美,那密云还是稍逊一筹,响水湖长城向东连接着慕田峪和箭扣,向北有著名的九眼楼,向西还有黄花城,然后就进延庆段了,它正好坐落在三岔口上。
六百多年前,好大喜功的朱棣不仅在京城内大兴土木,也在外族能攻进到京城的重要关隘修建长城,那时的响水湖叫磨石口,如今只剩下山谷两侧的墙垛敌楼,中间水关关门已经被边坑水库淹没于水下,1973年修建的边坑水库就是个豆腐渣工程,怀柔十六座水库中只有它因跑冒滴漏早就该报废降级利用,自建库以来最多就蓄过半池子水,
没想到2021年夏季百年一遇的几场大雨让它靠自然的力量重发生机,高峡出平湖,甚至把我也召唤来一睹芳容。
不到长城非好汉,爬了长城脚发软,站在长城之上,望着眼前翠绿的群山,望着让响水湖名副其实的一汪碧水,想象着旺泉峪、大榛峪段长城在山间环绕交会,即感叹古人的创造力,也欣赏怀柔的每一分变化,历经风雨的长城为北京平添的不仅是古朴厚重之美,每每审视,那种油然而生的自信与豪气代表着北京人的气质与情感,古人为寻找自身安全所建造的长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日京城百姓洒脱的风骨,挥之不去。
响水湖长城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