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行有句俗语:“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演”。为了打通从“演练到实战”“内部培养到外部检阅”的全流程,传承发展剧院艺术风格、保留艺术精粹,国家京剧院自3月5日启动了“百日集训”活动,全院上下联动,院内院外合力,一团、二团、青年团的演员、演奏员们苦练内功,竞相学习,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了使热爱京剧的观众朋友更加便捷地了解国家京剧院的艺术特色,剧院自3月28日起通过央视频、抖音、快手、东方大剧院、中国网等平台共直播“百日集训”排练、说戏13场,真实记录演员们的日常训练点滴,累计访问量133万,获得了戏迷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通过一屏之隔的直播,我们先后看到了孙桂元、赵建华、李金平、陈淑芳、李中华、吕昆山、于魁智、李胜素、袁慧琴、张连祥等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带领青年人“说腔练乐”“排戏传艺”,连讲解带启发示范,悉心传艺,倾囊相授,在一招一式间提升青年演员的技艺水平;我们看到,青年演员、演奏员展示各自的拿手好戏,观众在细细品味唱腔韵味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
于魁智和李胜素两位老师在教授刘垒、褚沣怡《坐宫》时,既对他们的唱腔进行了指导,更给予他们对人物内心理解的提升。尤其是剧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交流,由最初的欢悦、再到猜忌、最后是成全,完全一种“心劲”沉浸在其中,个中的潜台词充满剧中。朱虹和刘垒合演的《太真外传》片段,每个“节点”表达都非常细腻。
《对花枪》是新时期的创作剧目,戏中100多句的成套唱腔要求演员具备深厚的功力,张弛有度的演唱同时又不可忘却表演的重要性。姜桂芝在回忆与罗艺结识的喜悦、分离后的思念、决绝的无情等,都呈现在大段唱腔和表演之中,袁慧琴老师教授示范的准确细致,使观众看到京剧艺术的韵律美和表演美。
戏迷票友和京剧爱好者通过直播间认识了可爱的一代青年演员,也看到正是一代又一代国京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探寻艺术真谛,砥砺从艺初心,京剧艺术才得以保持蓬勃生机。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我们期待国家京剧院的青年才俊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稳扎稳打地夯实自己的业务本领,并始终如一地践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