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会馆中的会馆”

  • 2022-05-13 13:5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报国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国寺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同时,报国寺身处会馆、寺庙、名人故居汇聚的京城宣南宝地,演绎了多少“城南旧事”,留下太多人文遗迹。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报国寺就形成了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文人墨客定期会聚于此,吟诗赏花、登毗卢阁,盛况空前,可谓“会馆中的会馆”。

上世纪末这里形成了收藏品市场,报国寺在北京文玩市场的分量不可小觑。它不仅以古玩玉器出名,更是全国钱币收藏最大的集散中心,甚至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徽章馆、票证馆、中国民间收藏馆……报国寺在北京文玩市场的威名,可以从一句“周四报国寺,周末潘家园”中品出端倪。报国寺收藏品市场于2020年关闭。

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打出“会馆有戏”品牌,市民游客可以在东西城的一些会馆旧址里,看到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

4月17日晚,2022年“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动之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在报国寺上演。老舍先生笔下一位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在观众们的眼前“活”了起来。

此次演出,相较于其他版本的《茶馆》打破了戏曲舞台的传统表演形式,探索了一种场景和戏曲融合的新形式。现场没有划分“表演区”和“观看区”,观众不再是被动地观看表演,而是与演员混坐在演出场景中,以茶馆“顾客”的身份,观察这一方天地里发生的一切,与演员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现场观众可以穿上戏服融入表演中,选择戏中元素去深入了解,增强代入感和体验感。“架起胳膊,挺直身板儿,好,走!”穿上洋马褂,在演员的指导下,一位观众体验了一番松二爷提笼架鸟的好心情。学唱、学身段、学京弦、学品茶,今人夕人共聚一堂,听土生土长的北京曲剧,品京字牌的花茶香,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品味京味儿文化新体验。

曲剧《茶馆》作为京味儿文化的代表作,增加了更多的北京元素。京腔京韵、京弦京鼓、京人京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更加浓郁的京味儿特色。

近几年,西城区对报国寺及其周边胡同实施了重点整治,依法撤销了市场内部全部非法露天地摊、地柜,彻底取缔周边无照游商,使千年古刹恢复宁静。同时,西城区合理利用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施工围挡拆后空地,建成“城市客厅”——广宁公园,通过文化展示空间、历史名人空间和寺庙氛围空间“三大文化空间”的展示,营造“报国精神”意境,古老的报国寺有了新气象。

目前,报国寺正在打造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传统曲艺节目演出、文化艺术展示体验为特色,兼顾市民休闲放松的现代文化园区。园区将与京演集团合作,引入梨园荟、国乐府、云舞场、杂技秀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演艺各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具有传承价值的节目;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和文创展示,使传统文化保持活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常去爱去的文化休闲地。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具体演出情况请提前咨询。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