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阅读书单来啦,一起感受书香书韵

  • 2022-08-04 15:56: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书籍魅力无穷。翻开一本书,便走进了一个让思想无限延伸的世界。书籍是温暖的、柔软的,透过文字能关照内心,感受美好;书籍又是坚实的、厚重的,通过阅读可以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乐观前行!

《北京红色文化的文学探寻》

《北京红色文化的文学探寻》依托于方继孝数十年来搜集收藏的作家亲笔书信、手稿等一手资料,以及作者实地探访作家故居及查阅的大量史料文献,将作家故事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讲述作家创作往事,展现新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激发大众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存史价值。书中记录了郭沫若、茅盾、周扬、李六如、欧阳、柯岩、徐光耀等18位文学家在首都北京的生活片段,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曾在北京或长期或短暂地居住过,生活和奋斗在这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家在京的居住地,书中一一列明,故事里也有详细的讲述,包括田汉居住过的细管胡同9号,萧三居住过的麻线胡同,茅盾居住过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丁玲居住的东总布胡同22号、大凤翔胡同3号等。这些文学家身边同样星光闪耀,他们的客厅常常热闹非凡,谈笑有鸿儒,比如欧阳予倩居住的铁狮子胡同(就是现在的张自忠路),这里名人故居遍布,欧阳予倩1949年刚到北京时,在筹建中央戏剧学院的过程中搬到了这里,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当时的文化界名人郭沫若、田汉、曹禺、老舍等经常在此聚会。

小胡同里不仅有大作家,更见证了他们的创作。方继孝细心考证了郭沫若旧居,他在书中写道:“说起郭沫若在北京的旧居,自然会想到现在的郭沫若纪念馆——前海西街18号院。郭沫若初到北京时,曾住在西四的大院胡同5号,却鲜有人知了。”他从收藏的郭沫若信件中,复原了郭沫若一家从1950年直到1963年在大院胡同中居住的13年,也正是在此期间,郭沫若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郑成功》等多部历史剧,在小胡同里“为武则天翻案”。

书中所述的18位作家如今除了98岁的贺敬之与97岁的徐光耀,都已作古,故居有的保留下来,有的已经改换地址。但是正如徐光耀所说,这些胡同镌刻下这些作家们为新中国建设而奋斗的足迹和鼓与呼的身影,为首都北京增添了一抹绚丽的红色。

《从师记》

《从师记》这本书记述了百余年来大量前辈学人的治学风采,展现了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杭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学术气象,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尊师重道精神渗透于字里行间。

《从师记》是一部怀人记事散文集,主要记述的是刘跃进青年时代攻读本硕博及工作以后,对自己成长有过一系列帮助的前辈师友的故事,将一段段学人交往故事呈现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得以窥见一众名师大儒的治学风采。既具有学术史的扎实严谨,更是文学手法的生动讲述。

虽说本书分为以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的上编和对前辈学者追忆纪念为主的下编,但撰写思想是统一的,都是对赐教于己的诸多师友的感恩与怀念。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在上下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互文照应——那就是前文讲述的人物故事如果没有展开,这个人物若还很重要,会在下编的文章中适时提到。前后呼应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也使得全书变得浑然一体。

《大国重器》

嫦娥奔月、蛟龙出海、鲲鹏展翅……这些神话传说将中国文化的浪漫而恢弘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古人一定不敢相信,千年之后,神话正在照进现实:

与月球亲密接触的“嫦娥五号”尽显九天揽月之姿;创下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的“奋斗号”载人潜水器如深海潜龙;国产大型特种用途水陆两栖飞机“鲲龙”翱翔长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火眼金睛;古有盘古开天辟地时将左眼化作太阳,今有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托卡马克型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这些具象化的“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国重器。

2011年至2021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重点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而每一个超级工程的诞生,每一件大国重器的铸就,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创新创造。由此,知乎图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科普图书《大国重器》,收录50项具有代表性的国之重器,按基础科学、前沿科技、经济民生、健康保障四个领域划分,邀请30余位一线科技工作者,共同解读我国近十年来重点布局的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展现重器之风采,弘扬科学之精神,书写中国人新时代的“硬核浪漫”。

《走向振兴的中国村庄》

在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村庄实在是最平凡不过的微观单元。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沿海、从山区到平原,一个个村庄依形就势、自然生发,又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大潮中持守与变迁。它们绝大多数默默无闻,很少被作为记录和书写的主角。

本书里记录的35个村庄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地形地貌上,建村年代、历史成因也各自不同。这里没有什么明星村、网红村,大多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村庄,对他们的讲述也没有溢美或贬低,真实地记录,真诚地讲述,尽力还原村庄的样貌,描写村庄光鲜的一面,也不遮掩其中的困惑和问题。

也许,正是因为平凡而真实,这些村庄所经历的,也是中国大多数村庄正在经历的。记录这些村庄,可以让后来人更为客观地了解当下农村的大致轮廓,更为真实地感知本世纪20年代振兴中的中国村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个大事件,从中国现代化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一个村庄的创业史、变迁史,具体记录农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点的模样,呈给今人,留给后人。这便是我编写此书的目的。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

北京日报出版社的《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为历史通俗普及书系“分拣中国史”的新作,力求从秦汉饮食的细分角度,讲述中华饮食体系奠基时期的饮食烹饪、宴集礼俗等,梳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渊源脉络。

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茹毛饮血到炊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馔,中国古人的餐桌见证了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全书分为食自八方、烹饪有术、天之美禄、宴会雅集、食制食俗五编,逐篇递进,层层铺陈,环环相扣。梳理60多种古籍文献,解读70多种典型文物,呈现封泥简牍、画像砖石、壁画帛书等100多种,以故事为引,以典籍为据,以文物为证,力图从食材物产、礼仪制度、烹饪技法、饮食器具、历史人物、岁时风物等多重角度解读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以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秦汉饮食文化图景透出时代缩影与国之大计——食粮太仓,传食有律,盐铁会议,献酒奏疏,丝绸之路,海上贸易……

为什么选择秦汉时期呢?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也是中华饮食体系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在饮食结构、饮食文化交流、饮食制度、烹饪技法、宴集礼俗等诸多方面都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饮食格局。

在这一时期,食物原料更加丰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石榴、大蒜等十多种食物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人们在制作谷物类食物时尤为强调熟食以及对谷物进行去糠的粗加工,并在这一饮食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多样化的主食食品的制作。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除去炒法外,在秦汉时期均已出现。而饮茶风气的兴起,盐、酒专卖制度的始行,都是这一时期饮食史上的大事……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这部文史新作如同一场精品秦汉饮食文化展览一样,对秦汉饮食历史进行通俗普及,史实叙述皆有史学根据、学术支撑,以学术成果支撑史实的呈现和故事的讲述。同时,其通俗生动的表达,又跳出了纯学术研究的窠臼,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学术著作的框框。

《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风骨》以人品和文品为关键词,呈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舒晋瑜通过与29位学人的访谈,聚合生活轨迹、人生思考、文艺创作三个题材域,凝练他们的高洁品性与旷达文风。作者选择从学养切入,讲述当代学人“风骨清举”的为人、“明朗刚健”的为文,在治学中保持对信念的忠诚、对生活的热诚、对文学的赤诚,其作品立足中国大地,承继中国文化和描画中国气象。

《风骨》文题直接亮明学人的自我要求或学术要求,舒晋瑜从平等的对话思域中发掘采访对象宽厚睿智的心灵向度,她的思考呈漾开式圆波节律,层层推进。文章皆以采访手记开篇,铺设生活语境,运用他视角(作者)和我视角(学人)相结合的叙事策略,在人物重要经历的记述中埋设论题。作者扣住“情怀”,特别注重观察学人对人与世界的感情。

舒晋瑜的记述,提供了当代学人的私人记忆和日常记忆,从中彰显学者一生的淡定与自持,她用丰富实例,破解治学及为人之道。我认为,文中之道的核心在于求真、求实、求美,而求真之器是由律己申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烈火芳菲》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场后方有这样一批女性,她们不直接参与战争,却接过重托,用柔弱的双肩和甘醇的乳汁养育了千余名革命者后代。这段家国往事,令作家铁流、赵方新为之动容。

《烈火芳菲》中的每个主人公都能在胶东找到名字。书中,保持着一颗义无反顾的赴死之心参加革命工作的张静源、不做俘虏挣扎着爬上石垛子自缢身亡的烈士刘福考、以装疯卖傻的方式作掩护为组织送情报的王淑贞、无私抚育革命者后代的乳娘戚永江、“胶东十二姐妹”等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令读者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人民的伟大。

谈及此书的书名,赵方新介绍,“烈火”代表男性革命者,“芳菲”代表女性革命者和这些乳娘。我们在写作中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向人物无限靠近。作为一部二人合作的作品,他更关注作品中对胶东革命者的书写,表现他们身上的刚烈、侠义;铁流更关注女性群体,尤其是女性和战争的关系。

《漫步八十年代:老北京拾遗》

你的童年最美的记忆是什么?是夏天放学回家路上手里的小豆冰棍,还是冬日里坐在自行车横梁上靠着爸爸胸口的那份温暖?是跟小伙伴们对季鸟、蜻蜓、天牛展开的“捕猎行动”,还是翻开期盼已久《故事大王》的那种激动和欣喜?

一位后海边上度过童年的“80前”,通过文字和画笔呈现儿时的碎片化记忆:胡同的样貌、邻里间的寒暄、养鱼栽花的窍门、玩具的内部构造、爆米花的原理、书本内外的学问……画面鲜活灵动,故事暗含在其中,构成了一幅用情怀渲染过的老北京风情画。相信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三十年前的北京孩子的童年,其中一定也能翻出你的儿时记忆角落里的小物件、小念想。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