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冰箱一般采用现代机械压缩冷凝技术,利用人工制冷剂来吸收热量,使箱内降温。故宫里面有没有具有制冷效果的冰箱呢?故宫里的古代冰箱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有很好的制冷效果,不仅可以冰镇食物和饮品,而且还可以为房间降温。
古代冰箱源于冰鉴。“鉴”其实就是个盒子,“冰鉴”就是存放冰的盒子。古人为了食物保鲜,早已学会藏冰技术。每年冬天都有专人负责采冰、藏冰,来年夏天放入特定的盒子中,用于制冷。《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凌人”记载“祭祀供冰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说明周朝时期就有了冰鉴。在当时,各种牲肉和美味的食物都放在冰鉴中,以防腐。宋代诗人苏轼在《皇太后阁六首·其三》中写有“水殿开冰鑑(鉴),琼浆冻玉壶”,意即使用冰鉴来获得凉爽的美酒。
故宫在明清时期为帝王执政与生活的场所,夏天有多种避暑纳凉措施,冰箱即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故宫藏乾隆御制款掐丝珐琅冰箱,为典型的清代宫廷用冰箱,由箱体与箱座两部分组成,箱体为木质胎底,里面镶嵌一层铅皮,外表面采用掐丝珐琅工艺。箱体高45厘米,上下均为正方形平面,上外口边长72.5厘米,下外口边长约63厘米,壁厚约3厘米,呈口大底小的斗型,重量达102公斤,不易搬动。
箱体的盖面上有两个铜钱形状的圆孔。盖的边缘饰以鎏金,阳刻楷书“大清乾隆御制”六字款。箱体底部一角有一个小圆孔,为冰化时泄水之用。箱体两边各有两个提环,做成双龙戏珠造型,美观坚固。箱体的外表纹饰精美,露在表面的五面为缠枝宝相花纹,箱底部为冰梅纹饰,工艺细致,色彩艳丽。
箱座为红木质,高31厘米,重21公斤,四角包镶掐丝珐琅并饰以兽面纹,造型与工艺同样别致、精细,与箱体浑然一体。
该款冰箱不仅是精美的陈设品,而且具有制冷的实用功能。冰箱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在冰箱内放入冰块,盖上面板;在箱座架子内放入接水盆,与箱体底部出水口位置对应。箱体内的冰块融化产生凉气,并由面板上的钱纹孔冒出,逐渐散发到室内空间,为室内降温。冰块融化后的水从出水孔流出,进入水盆,可避免地面积水。
厚厚的箱壁有利于冰块较长时间保存;而铅的防水、防腐性能好,有利于冰箱的长期使用。箱内中部可放架空搁板;搁板下部为冰块,上部可放西瓜、荔枝、葡萄等夏令水果或者其他食物。这样一来,冰块释放的凉气既可冰镇食品,又可产生空调制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