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营市街,才有南苑镇” 一文读懂南苑营市街百年变迁

  • 2022-09-05 10:55:00
  • 北京晚报

提起南苑营市街,大多数人都会发蒙,可提起新华路,知道的人就多了,其实,这是一条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该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说它是“南苑镇之母”——先有营市街,才有南苑镇。

1905年,北洋陆军第六镇进驻日渐荒废的皇家苑囿南苑“万字地”,后在新宫至旧宫的御道南侧修建了可驻兵数万的南苑营盘,不久又在此建航空学校,并建起中国的第一座飞机场。

巨大商机吸引了大量商贩,他们最初在营门口摆下两溜货摊,后来逐渐升级为货棚、商铺,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商业街。因地处兵营,故名营市街。驻军庞大的消费使这里的商业迅猛发展,以营市街为中轴线,两侧建起了棋盘式的街道,俨然一座繁华市镇,人们泛称为营市街。出版于20世纪初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载:“营市街,四百〇七户,有电线、电话,小铁路交通极便利。”不久,这里便发展成为万人大镇,营市街这一泛称被南苑镇所取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中轴线”的老营市街建了一所自强小学,故改营市街为自强街。该街分别与南大道、南单街、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芙蓉胡同等街巷相交。这条街原为土路,上世纪三十年代修成水泥路(上世纪七十年代扩筑为沥青路)。

这条老街商铺林立。路东有济善堂药铺、黄记钟表修理铺、汇芳茶叶店等。路西有永兴楼饭馆、福和坊肉杠、福兴澡堂、李记饭铺、春荣理发馆等。另外,自强街与南大道的路口则是当时的“人市”,即打工者出卖劳动力的地方。

1937年至1948年,大兴县伪公署、民国大兴县政府都曾设在自强小学校舍处。对面是大操场,为南苑镇乃至大兴县文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地。

作为这一带重要的街道,自强街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1937年7月28日,南苑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指挥部由南营区的军部转移到自强街北口的自强小学(今南苑第二旅馆)及对面的大操场,指挥各部作战。

南苑光复后,1945年10月10日,大兴县政府在北大桥南搭建牌楼,在县政府对面的大操场举行“双十节”庆典。各路花会前来献艺,龙腾虎跃,表演通宵达旦。

当时的南苑,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掌握在官僚、军阀、大地主、农业资本家手里。傅作义任华北总部总司令时,提出实行“土地法”:没收不在乡的地主土地;实现“二五减租”。他任命周北峰为华北总部土地处处长兼土地改革队队长,招收北平应届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组建“土地改革队”。在自强街的操场,搭起二三十顶帐篷,作为土改队的驻地。土改工作进行了三四个月后,因战事而草草了事。1949年后,南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土改。

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仪式,南路大军由南苑机场出发,穿过自强街,由永定门进入北平城。

1949年后,自强街改为新华路。自强小学校舍处仍作为南苑区政府驻地,学校的大操场除了延续其文体活动的使用功能外,还是举行群众大会的场所。1952年,南苑区工人俱乐部在大操场处建成,另有图书馆、篮球场等设施。

1958年南苑区建制撤销后,政府大院成为南苑第二旅馆,俗称大车店。

新华路两侧原来的那些小店铺,经过公私合营后,很多发生变化:春荣理发馆扩建为国营理发馆;碾坊改为饲料加工厂;德昌灰铺迁往南苑西路,其房屋改为农副产品收购站;在中段路东,还建了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对面是南苑卫生所,1998年并入南苑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南苑机场是国家领导人迎送外宾的主要机场。新华路成为当时的“迎宾路”。

1957年4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我国访问。毛主席、朱德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南苑机场迎接。那天,南苑镇沿街的商店、机关都挂上了中苏两国的国旗,屋顶插满了彩旗,新华路成为彩色的长廊。下午3时,伏罗希洛夫的专机在南苑机场降落,毛主席陪同伏罗希洛夫乘坐一辆海蓝色的敞篷汽车,在新华路夹道欢迎的人群中,缓缓行驶。

时光荏苒,早年的营市街已被历史湮没,而今的新华路在棚户区改造中,作为交通设施还在使用,它像一位百余岁老人,见证着南苑镇的沧桑。(作者:王顺成)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