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蔬菜自给率将提至20%

  • 2022-10-28 11:02:00
  •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王斌)金秋时节,京郊处处是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露天菜田里,大白菜和大葱已成熟采收;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因为口感上的优势,市民对于本地菜的消费热情始终不减。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本市将逐步提升蔬菜自给率,计划到“十四五”末期,全市蔬菜自给率将由10%提升至20%。

走进昌平区小汤山镇的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温室大棚里,黄瓜、油菜、油麦菜、蒿子秆、香菜等叶类蔬菜生长旺盛,满眼青翠。从这里采收的蔬菜会立即送到低温车间,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发往本市超市销售。

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兴敏介绍说,“我们在昌平、怀柔、顺义、平谷、密云等区都有农场或种植合作社,每天都有不同品种的蔬菜上市,确保北京市场充足的蔬菜供应。”

据了解,天安农业探索建立了“企业+生产基地+生产者”的生产模式,在北京昌平、怀柔以及河北张家口、海南东方建立了四大自有农场,以自有农场为核心支持,拥有了20余个、1.5万亩合作种植基地,有效保证了北京市菜篮子的蔬菜生产供应能力。

天安农业打造了本地自有的“小汤山”品牌,年供应北京市场蔬菜700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北京近150家商超,供应餐饮、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张兴敏介绍说,“‘小汤山’品牌经过多年的培育,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民‘菜篮子’、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环境及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而位于顺义区北务镇的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为确保蔬菜优质健康,专门建立了蔬菜包装车间、蔬菜化验室,并聘请蔬菜检测人员、巡查人员、信息审核人员,参与品牌安全把控,实现“蔬菜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此外,本市通过建设智能连栋温室,打造高效设施农业片区,逐步提高本市蔬菜自给率。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首个试点项目已经投产,该项目位于海淀区上庄镇的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这座连栋温室的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个日光温室的面积,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温室。今后,本市还将在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等建设智能连栋温室。到2025年,全市智能连栋温室面积将达到5000亩。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