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芭蕾《世纪》:为芭蕾语汇注入中国表达

  • 2022-11-13 10:27:00
  • 北京日报客户端

舞台上,苍穹撕裂,生灵涂炭。身着红衣的“女娲”极力奔走,扶天际于将倾——一直以来,女娲补天的神话经久流传,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不在少数,那份肩负天下、克服万难的精神,也闪烁在中央芭蕾舞团交响芭蕾《世纪》的开篇。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演出项目之一,11月10日至12日,《世纪》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何为“交响芭蕾”?“常规的芭蕾舞剧,比如《天鹅湖》《吉赛尔》等等,都有很强的戏剧性,要先有故事的框架,然后把作曲、编舞等要素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而顾名思义,‘交响芭蕾’与交响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它先有了音乐。”执棒《世纪》本轮演出的中芭音乐总监张艺介绍道。他以舞蹈大师巴兰钦的创作为例,“交响芭蕾是他一生中的巨大成就,他运用了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等很多现成的著名作品,也与亨德里特等现当代作曲家合作,把他们的音乐编成舞蹈。与舞剧相比,交响芭蕾更加舞蹈化,它的本意不在于叙述故事,而是更多地从音乐的角度去把握舞蹈的形态。”在这个层面上,旨在让观众“听见舞蹈、看见音乐”的交响芭蕾,是芭蕾艺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诞生的一种形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在这里变得更加纯粹。

《世纪》同样是音乐先行。著名作曲家关峡的《第二交响曲“希望”》第一乐章“希冀与追求”、交响曲《浴火重生》第一乐章“悲情的慢板”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和脍炙人口的《交响叙事曲》4段音乐将整部作品分为“擎天”“移山”“蹈海”“追日”4个篇章,进而高度抽象且凝练地展现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4个经典神话。波澜壮阔的音乐为《世纪》更添了一份厚重的史诗气质,比如在第二篇章“移山”中,张艺与中芭交响乐团奏响的《浴火重生》第一乐章“悲情的慢板”沉郁雄浑,与愚公移山的执着坚韧相得益彰;第三篇章“蹈海”中,钢琴家谭小棠与乐团共同奏响了难度破高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跌宕起伏、热烈自由的旋律,如同精卫在天海之间搏风逐浪,展翅翱翔。

以芭蕾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为这门舶来的艺术融入更多东方美学,始终是中国芭蕾舞者的追求。从《红色娘子军》到《世纪》,不懈的探索仍然存在。《世纪》的编导之一张镇新是中国古典舞出身,由他参与创作的第三篇章“蹈海”就运用了很多古典舞与芭蕾相结合的动作,中国式的身韵情态如影随形。与此同时,《世纪》作为首演于2021年并献礼建党百年的作品,着重凸显了古老神话在当下的时代性表达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以“擎天”篇章为例,在舞台呈现上,《世纪》并未一味追求宏大写实,而是以极简的灯光和机械,勾勒出曙光、地平线等意象,意境旷远深邃,为家喻户晓的神话赋予了更贴近当代审美的表现形式。舞者的表演更要托起那份昂然不屈的精神状态,与身处当下时代的观众深度共鸣。饰演女娲时,本轮主演之一方梦颖认为,要点是不拘泥于太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揣摩怎么传达一种感受。女娲用到最多的是五指张开向上托起的手势,最后的补天时刻也是强有力地推出手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要从心理出发,再有力地把手推出来,这样才能帮助观众感受并理解作品的力量和精神信念。”

(图片来源:中央芭蕾舞团)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