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彩,点亮北京——观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有感

  • 2022-11-25 09:05:00
  • 中国文化报

今年11月8日,得益于北京评论家协会培训活动,笔者有幸观摩了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强强联手的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这是首届“大戏看北京”系列展演的开幕作品。

这部舞剧在舞种及表现形态划分上被界定为“舞蹈诗剧”,这就让观者对作品的定位及叙述方式有了大致了解与期待。虽然在国家相关基金的申报项目的组别划分中并没有“舞蹈诗剧”的设定选项,学术界对其关注程度仍待提升,但是近年来以《只此青绿》为代表的“舞蹈诗剧”火热升温,使得舞剧创作者及广大观众对这一舞蹈表现形式产生了广泛关注。

何为“舞蹈诗剧”?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而“舞蹈诗剧”顾名思义是被诗化的舞剧,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剧,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叙事结构与矛盾冲突,而是如江东在《弱水一瓢》中所言,“是以一个个独立成‘章’的诗化形式,从不同侧面不断对其主题进行展示和深化”,是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作品“立意”的结构载体。为此,在《杨家岭的春天》大幕拉开之前,观众注定要期待一场满怀诗意,温暖、阳光,又饱含延安“鲁艺”革命风味的视觉大餐了。

“杨家岭”为何地?它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两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居住。在杨家岭期间,我们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发起大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目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吹响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号角;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全面抗战伟大胜利。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以“厚土”“破晓”“永生”3个篇章,结合延安“鲁艺”风格的木刻版画中走出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以“音乐家”“舞蹈家”“文学家”“美术家”的视角,表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民生活和抗战实景,展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写实理念,用人民的故事书写人民的篇章。

《杨家岭的春天》这部剧有很多亮点。第一,主题鲜明,作品结构紧凑,人物形象与剧情发展逻辑性强,清晰明了。第二,编导团队的艺术创作高度肉眼可见,表现力强,用红色革命题材振奋人心。第三,将舞蹈技术技巧与艺术巧妙结合,让每个章节都有高潮,此起彼伏不平淡,将炫技与艺术的比重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为了炫技而炫技,技术技巧的处理是为人物和情节服务。第四,作品的音乐与舞蹈融合十分紧密,音乐为编导提供了宽广的可塑空间,同时又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二者相得益彰。第五,舞台空间调度以及道具的应用足够智慧,让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出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层层递进,渲染出作品的“气质”与“性格”。最后,演员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人物形象及戏剧表达真实生动,这是编导意图能够被完整无误地高效体现的重要保障。

比如,剧中第二篇章的“破晓”亮点连连,惊喜不断。当“文学家”纠缠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与亲情调剂中,编导将平面二维的传统皮影戏的动态、动律与节奏进行提炼加工,将其赋予在舞者多维立体的肢体中予以展现,从动作力度、速度与幅度三方面形成“皮影”人物形象的性格特质,让“皮影纸人”附身成为立体圆润、幽默的“木偶人”,妙趣横生,仅仅几分钟的小过场,却能达到“牵动”全场的奇幻效果。

此外,从木刻版画《豆选》中衍生出的同名舞段,在清脆的豆子声中拉开本章序幕,又在媒婆、文学家、父、女间的诙谐四人舞中走向高潮。此段的音乐与动作编排浑然一体,其高级的编排形式如果用“贝内什舞谱的动作分析”来表述,就是时间、空间、速度、力度、幅度、动律、动机等多方面元素与“音乐”得到了最极致的结合与渲染,4个人物以“媒妁之言”的一纸“聘书”为道具的主题线索,将“调解”事件不断升温,将空间调度及层次变化的推进发展到极致,可谓点睛之笔。这一段着实让人看得意犹未尽,还“没看够”却结束了。

经典的作品往往能够让观者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能深刻记忆其中的某个片段或时刻,让我们期待《杨家岭的春天》在时间的长河中能够经受住考验。此外,笔者浅显地认为,全剧仍有推敲及发展的空间,比如在一幕中“老妈妈”的角色,花白的头发及其基本动态显然被设定成“年迈的老者”,但其舞段中的动作幅度与强度远远超出这一人物角色设定所应有的状态,难免让观者“跳戏”,对其人物形象与动作产生之动机和逻辑的适配性产生费解,不能说因为是舞剧,要“跳舞”,所以牺牲角色本身应有的形象与性格。这与第二篇章的“媒婆”一角形成鲜明对比,“媒婆”也是一位老太太,但用男舞者的反串凸显了这一舞段的幽默个性,观众之所以深感轻松诙谐,是因为“媒婆”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配合符合其特点的“摇摆”动作,使得“人舞合一”,这是舞蹈编排的一种高级状态。

此外,从西方现代主义的舞剧编排视角来看,比如莎士比亚作品这种全民皆知的题材搬上舞台时,编导不再着重于讲故事、说剧情了,而更多的是将自己对于剧中某段人物关系或感受予以无限放大,将“感受”置于创作的首要目标,启发观众由此产生共鸣。同样,对于红色革命故事这类题材,观众想必不会再在理解剧情方面有障碍,甚至许多人都能娓娓道来一段革命故事,那么作为编导,是否能够专注“革命情感”这类心境进行创作,把对某人或某事的“冲击感”放大,配合新颖的艺术手段使之立于舞台之上,这样的表演是否会让观者更加刻骨铭心呢?

《杨家岭的春天》用具有陕北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语汇表达了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是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的“延安作风”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苦难与挑战,只有“人民至上”的艺术精神才能继承和传承延安鲁艺精神的精髓。“大戏看北京”设定了“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的深刻主题,期待接下来一部又一部的精彩力作,与“延安”精彩一道,共同点亮北京!(作者:谢洋)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