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的世外桃源,天津附近这个古村落似乎已被时光遗忘!

  • 2023-02-28 17:19:00
  • 津云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有一座深山里的古村落,虽然具有500年的建村历史,由于地处偏僻,似乎被人遗忘。山连山,路弯弯,半天才过一辆车。这座静谧的小村落,就是黄岭西村。

黄岭西村紧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与民俗旅游村柏峪村双石头村同属斋堂西北沟旅游带,六村一望之隔。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房屋错落有致,百年没有大的人为破坏,植被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民居建于沟涧两侧,与古桥相连。

村里有古村老宅的魅力、开门见山的梯田、华北罕见的古树、满山古柏的生态环境。小桥流水的整齐街巷、幽谷青山的"明清古道"、百年记忆的传说故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旅游画卷。村子不大,如果沿它的主街走,用不了10分钟,就能从村口走到主街尽头。

黄岭西村的主路呈“人”字形,它也像一个静静地卧在太行山麓的“人”,向来往人们讲述着那些虽然已随时光远去,却依然鲜活生动的故事。

在村中心的两棵大槐树下,三三两两的老人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相约下午打牌。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棵国槐已有400多年了。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一些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这里,种上两棵槐树,看见它就能想起洪洞县著名的古槐,就能时刻想起家乡。在古树的北面,有一个小小的院落,现在作为展厅,陈列着附近山里发掘到的动植物化石。

黄岭西村村民还保存了大量的旧式传统生产工具,如锨、镐、锄、钯以及犁杖、磙子、砘子、等田间业工具

应有尽有,充分再现了百年前的农家生活场景。但这个小院并非如此简单,它讲述了一段爱国故事。黄岭西位于平西抗日根据地中心附近,

1940年10月,就在这个小院里,18名村民组成了黄岭西排,参与秋季反“扫荡”斗争,但这18名壮士一去不复还。 沿主街再向北,走到尽头有建于明代的一座庙宇,名为“灵泉庵”,它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和马王爷。起初这座庙叫“北庵”,改叫“灵泉庵”。

黄岭西村美景有很多看点 这里有山村民居。石块铺就1000米曲径,两旁耸立山村民居。墙壁随地势里出外进,巧用空间。山墙上的太极图、邻街面的板大门、对门口的影壁墙、翘起的房脊、联脊的砖雕、高低错落的宅院、歪斜透出的门窗,以及三合、四合、套院等,构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图,名副其实地步移景换。

还有就是木兰树王。黄岭西上涧向阳北坡上生长着一株巨大的栾树北京市二级古树。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见到的最大的栾树,堪称“木兰子之王”。

这里还有北庵石雕。村内北涧尽头,有灵泉庵,位于村北,俗称“北庵”。山门、大殿、配殿厢房皆有。尤为巧妙的是将寺庙建筑与民居手法融为一体:将护法金刚刻于山门的门腿条石上;腿石则雕着佛教的宝相花。是佛教文化与山村建筑的巧妙融合。 

这里有山字梯田。黄岭西村地无大块,环顾四周,层层梯田。这里有漫山古柏。沿黄岭西北进柏峪涧,有柏峪寺;北行则是柏峪、柏峪台诸村,村名地名皆由漫山古柏而得。

这里还是花椒飘香。人怕上万,树怕成片。黄岭西村不论是院中、道旁、山上、田间,处处有花椒。人未进村,先闻飘香。青椒泡菜,红椒调味,乐在亲手制作、亲手采摘。

古朴的村貌,构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图画。充分显示出小村庄的安详、静谧,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自驾线路:109国道门头沟双峪环岛-灵山-斋堂镇-爨柏景区

周边景区推荐:灵山风景区、双龙峡自然风景区、爨底下村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