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地处京北黄金旅游线上,距北京市300多公里。她就是,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燕山北麓,接壤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属燕山山脉七老图岭余脉,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主峰敖包山海拔1852米。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天成。曾经是清代皇家猎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108围中,木兰围场72围,称为西围,其它36围就发生在茅荆坝地区,称为东围。
这里还是蒙古喀喇沁王进京朝圣的必经之路。扭秧歌、祭敖包等满蒙民俗流传至今。
敖包山、韭菜楼、将军石、永溢泉、挂牌树、旗杆沟、黑熊谷等传说一代一代的流传,这里到处都是斑斑的史迹和美丽的传奇故事。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敖包山、茅荆坝梁、黑熊谷、温泉度假村四大景区组成。如果不是节假日,来这里游玩的人并不多,这正好契合您游览的心境,喜欢这种清净的山野,林木一望无际,间或一丛丛野花点缀其间,安详静幽。在承德地区爆发的著名“陷泉”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据说七十年代初,这里的人们盖房或挖窖时候,还发现过残留的兵器、尸骨,更有甚者,还曾发现嵌着箭头的人头骨,这无疑是九百年前那场战役的遗存。
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还在石逢里发现过两块契丹金银牌,后来经过相关部门考证,持牌者应该是契丹一名将领或者高官,金银牌为契丹帝亲授,契丹兵溃后,持牌者潜逃将金银牌藏于山崖。
这样的故事真是引人入胜,像极了我们看过的某部古装武侠电视剧,而九百年的光阴早已山河巨变,再深刻如江山的爱恨也抵挡不住战乱岁月的无情。
再至高无上的君王终究也要湮灭于尘土,朝序更迭中,一切都消散于时空,留给后人的仅仅只有山石与瓦砾,草木与河流,除此无他。拾阶而上,遮天蔽日的光荫,顿时让人心生陶然。
在台阶两侧的草木深处,不时能看到祈福图腾柱福、禄、寿、禧、财,看石面应为今人所立,福、禄、寿、禧、财的祈愿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日积月累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或许这里交汇蒙汉文化吧,“福禄禧寿”是中国传统蒙汉先祖们祈福观念的重要内容,先民们多用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图形来预示吉祥,并以某种具体形象作为吉祥的象征符号。
山路貌似遥远,燕山的习习凉风夹带着暑期的青草味道弥漫四野。
在清朝年间,这里还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曾在这里骑马围猎,这里至今还生活着野猪、狍子、山鸡等野生动物近两百多种。
无法想象,古时帝王们在这里驰骋的情景,是否像电视剧中那样,身着绫罗长袍在奔驰的骏马上挽弓骑射。
您累到有些出汗时,会忽然看见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流之上有一块牌匾,上书:武烈河源。原来这条小溪是一条河流的源头。
武烈河是承德的母亲河,石壁清影,咕咕不息,养育了一方水土生灵。
终于抵达了山顶,超出想象的是,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山丘。
绿草连绵,百花遍野,在静谧的山谷里兀自盛放,将孤寂的旷野涂描得似锦如画。
蝶是花的最佳旅伴,尽管无人欣赏,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它们绽出自己美丽的雅致,四季轮回中,自开自落,无论您看或者不看,它们都冷艳高贵,春暖花开冬来深埋。
从山顶遥望,没有想象中的峻岭险峰崖壁,有的只是坡缓草绿和茂密树林,静若处子,遗世而存,如果没有风和人语,这里或许将安静如世外吧。
山顶的小亭里有三五游人在瞭望、拍照,不时赞叹这里的静谧与似锦繁花。
茅荆坝不是坝,是山,虽称不上高山、名山,也绝非等闲之辈。她雄居在蒙冀赤承交界,绵延百里、成为京都与塞北的天然屏障。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茅荆坝林场
自驾路线:上京承高速,穿过承德,然后走承围线,承赤线,到茅荆坝。或直接导航“茅荆坝森林公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