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丽,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喜欢美术的王海丽,对于美术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在河北师大经过了一段专业学习。擅长国画,1993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学习内画艺术,有着国画的功底,她很快就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她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新雅致,其笔下的人物、动物等,造态准确传神,源于古法又长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口授心传的活态文化,因此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内画艺术,人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1996年与丈夫王自勇共同成立衡水习三内画艺术培训学校亲自授课。她多年如一日亲临教学第一线,带出内画学生三千余名,为内画实现由民间艺术走向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管是自己作画,还是教授学生,王海丽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让技艺更精、笔法更好,王海丽率先推广使用了内画划笔和丙烯颜料。
传承好内画艺术,讲好非遗故事,王海丽也凭着对内画的执着,先后获得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河北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巾帼工艺师”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在新时代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衡水内画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衡水内画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深为世人所重。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与鼻烟、鼻烟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成褐黄色粉末,有"消寒辟疫"之功效。
衡水内画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最具衡水内画鼻烟壶艺术特点的是婴戏图和百子图。衡水内画的风格可概括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鼻烟壶内画艺术为中国独有,是集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它因在水晶或磨砂呈乳白色鼻烟壶内壁上绘画而得名。掌心般大小的烟壶,只有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艺术家们凭着精湛的书绘艺术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以细小的特制勾笔伸入壶内,反向绘画和写字。人们从外观赏,深感精妙绝伦,不知方寸之内何以致此,疑是鬼斧神工。
古朴典雅、标新立异的山水人物将衡水内画这一民间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获得了"华夏绝艺"、"国之瑰宝"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