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隋碑第一 唐楷鼻祖——龙藏寺碑

  • 2023-04-24 09:39:00
  • 河北旅游杂志

走进河北古城正定,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历史的遗存。古城正定不仅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亦珍视和保护古城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隆兴寺康乾御碑亭之右,有个小亭子,这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之冠,楷书之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保存在河北省正定县的隆兴寺(又称为大佛寺)内,有碑亭护之。

龙藏寺碑是正定“隆兴寺六最”之一。此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隆兴寺内现存碑刻中价值最高的一通。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正面楷书30行,每行约50字,共1446字。青石质,龟跌座,形制古朴。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分5截30行,行字数不等,亦为楷书。

碑文主要记述了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仙奉皇帝之命劝奖恒州境内一万多名庶民百姓共建龙藏寺的经过,同时还介绍了寺院当时的规模、建筑景观及周围环境,是研究隆兴寺历史的重要史料。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字体“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

康有为曾说:“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寺碑文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方整有致,已是成熟的楷书形象。杨守敬说:“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可见初唐诸家大多从此萌芽。今天,我们一起从龙藏寺碑文拓片中寻找龙藏寺碑承前启后的意义:存六朝之遗韵,开唐楷之先声。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