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发,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缕酒香,承载着沧州运河215公里风韵,酿五谷,匠始传,穿行岁月300载,一开坛便醇厚了时光。
十里香酒明代发祥,清顺治年间,新桥驿(古泊头)为漕运咽喉,商贾云集,酒业兴旺。运河边上有一古井,上覆三眼之巨石,称“一步三眼井”,又称“三井”,以井水酿酒,其味甚佳,取名“十里香”。
十里香酒缘运河而生,因运河而更具独特。其酿造工艺承袭传统的“混烧老五甑法”,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生产,酿制出窖香幽雅、陈香舒适、醇厚绵柔、酒体丰满的典型风格产品。在酿造技艺传承上,有严格的传承制度体系。
泊头三井十里香酿酒工艺,是用心发掘、承袭传统的白酒酿造的工艺。该工艺结合沧州地区所处的气候条件,水质、土壤等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粮食作物的特有属性,因地制宜培育出了适合浓香型白酒的酿造环境,使三井十里香酒始终保持了浓郁的地方风格。
其所用窖池窖龄已近百年,使用当地风化小红土佐以特殊培养的酵泥,使得其活性更强。经过十里香酿酒人苦心钻研,独创的“老五甑小跑窖”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的弊端,形成了“以窖养糟,以糟养窖”窖池越好酒质越好的良性循环。
十里香浓香型白酒,以中高温大曲配合地槽发酵。每年立夏后,十里香的酿酒师以优质大麦、小麦为主要原料,辅以豌豆等谷物培养制做上乘曲料。芒种后要进行踩曲,在摄氏55度至60度之间的曲房内,工艺师铺稻草和竹席,撒谷壳,随时进行温度检测。
小暑出曲后,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三个月后既成优质大曲。曲块要进行粉碎,混合上等五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入窖池发酵。这里使用的一里香窖池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在酿酒师傅的精心维护下,窖泥已充分老熟,带有浓郁的窖香。非常有利于已酸菌的生长和粮食的糖化,发酵。发酵的头十天,红粮在酒曲的作用下充分的发酵,基本成酒,以后的时间是酷化生香过程。在入窖池的60天后,发酵和酷化已经充分完成,入颤桶蒸馏可成上乘原酒。
传统的三井十里香酿酒技艺也是中华白酒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三井十里香酒以柔香典雅、甘润净爽、诸味协调、尾劲悠长的独特韧性,成为柔香白酒的典范。
一瓶好酒不只是消费者口中的口感好韵味悠长,也不是水好粮食好的简单回答,更不是酿造与勾调的叠加,而是这一切再加上精湛的工艺品质、酿造者的初心、酒企的文化内涵历史沉淀等等,一瓶好酒,悠长韵味与历史内涵方显品质绝佳。
而今,“早时名人背书酒”,早已“斟入寻常百姓杯”。
二十多年来只做酒,这是酒匠人的坚守,百年基业正长青,这是十里香人的辉煌。未来他们会恪守“酿好酒,做好人”的承诺,回报家乡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