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章应有古朴清明之气象——锺叔河《念楼话书》编后记

  • 2023-05-21 08:00:00
  • 北京日报

《念楼话书》 锺叔河 著 朱航满 编 黄山书社

为黄山书社策划“松下文丛”之时,我就有为锺叔河先生编选一册文集的想法。恰好读夏春锦兄整理的《锺叔河书信初集》,其中有北京谭宗远编选过一册《念楼话书》的记述。此书因故未能出版,其中的内容,也多收入后来出版的《念楼序跋》之中。但我以为,谭先生编选的这册《念楼话书》,书名极好。一来,锺先生虽然出版文集甚多,但未有一册专门“话书”的集子,而锺先生自述他十七八岁作职业编辑,可以说,是与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二来,锺先生倾慕知堂文章,他编选的《知堂书话》,影响甚大,若此,也算一种呼应。

其实,我不确定锺先生是否还愿意重新出版这样一册集子,他多次在文章中写道,自己的文字已经反复编选,炒冷饭就没有太大意思了。在有这个念头之前,我已将锺先生出版的数十种文集全部购来,逐一读过,甚为敬佩,认为再编锺先生一册文集,乃是大有必要。近年来,我在编书和写作中,极力倡导中国文章应有古朴清明之气象,乃是文章质朴,思想清明,郁郁乎文哉,锺先生的文章乃是最有代表之一种。我来策划“松下文丛”,也便是把这种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作为标准,《念楼话书》岂能不编选乎?

在编选这本《念楼话书》之前,我与锺先生有过交往,并不算深,但我们都算是知堂文章的爱好者。去年我逐一读过锺先生文集后,曾写过一篇念楼文集品藻的长文,后收录在文集《雨窗书话》之中,锺先生读后,认为我对他的文章还算了解,故而愿意放手让我来编。《念楼话书》分“书人书事”“关于《走向世界文丛》”“关于周作人”“谈书一束”四辑。

辑一“书人书事”,收锺先生文章18篇,主要谈锺先生与书有关的记述,也是此书最为好看的一章。此中文章,谈买书、读书、印书,如《卖书人和读书人》《油印的回忆》《学〈诗〉的经过》《买旧书》《依然有味是青灯》《左右左》《水浒葉子的往事》;另一部分则是怀人文章,但也多与书相关,或是对他编书写书多有关怀的前辈,或是多年相交的友人,或是相敬如宾的伴侣,均是文情俱胜的佳作,其中尤以《记得青山那一边》《润泉纪念》《〈青灯集〉自序——纪念朱纯》三篇,读后令人低徊。值得一提的是《念楼自述》与《左右左》两篇短文,或有总结与反思之意味。在《左右左》中,写到他的坎坷经历,其中有“文革”狱中体悟:“……世界进步了,而我们停滞在后面。我们是看过外面的世界的,主要是通过阅读,书籍就是看世界的窗口。”“我们谈得最多的是,中国的出路,看来只有‘走向世界’这一条路。如果中国能够打破禁锢的状态,走向全球文明,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辑二“‘走向世界’及其他”。锺先生与书相关的事情,最重要的,莫过于策划并编选《走向世界丛书》,此举从上世纪70年代末着手,前后十余年,成书百余册。此辑除收集《走向世界丛书》序言,以及其他编写前言多篇,还收录了相关文章三篇,其一是《柏林寺访书》,谈锺先生为编选“走向世界丛书”中的一部书稿,特到京城访书的纪事,乃是这套丛书问世的前传;其二是《记钱先生作序事》和《钱锺书和我的书》,系这套《丛书》的一段佳话,也是后续的影响;还收两篇锺先生的答记者问,可谓对这套《丛书》的“编者自述”,也有意义。锺先生编选《走向世界丛书》,乃是在忧患中的书生自觉。他在《〈走向世界丛书〉总序》中写道:“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古代走到现代的历史,往往也就是它的人民打开眼界和走向世界的历史。”在1985年12月与《香港书展特刊》记者《谈〈走向世界丛书〉》中,锺先生特别谈到:“当改革和开放已经被确定为国策,但还在不断受到干扰和怀疑的今天,回看第一代‘走向世界’的知识分子们所走过的道路,至少可以起到一点帮助打开门窗而又防止伤风感冒的作用吧。”

锺先生编选的《走向世界丛书》,倡导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这种行动,是在40多年的那个乍暖还寒的特殊时期,意义尤其不凡。在2008年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他这样谈到:“中国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受屈不受屈,受的待遇公正不公正的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要不要走向世界、能不能走向世界的问题。走向世界,不是说我们要过外国人的生活,买奔驰、林肯牌轿车,而是要走向全球文明。”锺先生还说:“我编这套书,是十九世纪的人写的,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至今还有人看,说明一百多年前的人对西方世界的观察至今还有意义,一百多年前开始的过程还没有完成。我们说还没有完成,好像是讲缺点,其实不是的。不是我们不爱国,而是爱得很,爱得很才会希望他快点进步。我们提倡爱国,就首先要努力使中国更文明、更进步,使中国更可爱。”

辑三为“周作人的书”。此辑收文近20篇,主要系锺先生为他和友朋所编周作人著作所写的序言,另收《给周作人写信》《念楼的竹额》《难忘结缘豆》三篇,谈锺先生读周氏文章、与周氏交往等文章。又收《致谷林书信(选九)》,乃是他写给谷林的书信选录,其中所谈的也都是与编选周氏文集的文章,这些文章充满温情。尤其是与谷林书信,可谓惺惺相惜,乃是如谷林所谈,“知己自在万人丛中也”。锺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成规模成体系编选周作人文集,是有开思想新风之功的。他曾多次谈到对周氏文章的喜爱,但亦多次表示,他对周氏的事功无力评价,只是做一些编书的事情。

锺先生曾在给我的回信中写道:“对周作人文章的喜爱,才去编他写他。”几十年来,他编选周氏文集,可谓百折不挠,也是成绩颇丰。除早年岳麓书社“周作人自编集”外,凭借一人之力,编选《周作人散文全集》十四卷,可谓功德善举。此外,他还编选《周作人文类编》十卷本,《周作人文选》四卷本,以及《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知堂题记》《知堂谈吃》《周作人美文》等各类选本,又特别为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作笺注,成一册《儿童杂事诗图笺释》。锺先生虽自言“只能辑其文,不能论其人”,但他对周氏文章的编选,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他在序跋中又多作点滴评说,有两处甚佳。其一系在《知堂序跋》序言中,锺先生写道:“他在中国学海军,在外国学建筑,而于学无所不窥:魏晋六朝,晚明近世,妖术魔教,图腾太步,释典儒经,性的心理,印度日本,希腊罗马,家训论衡,狂言笑话,无不从人类文化学的宏观,以中外文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的思想,妙言要道,鞭辟向里。”在《亦报随笔》序言中,他对周氏晚年的这些文章,也是充满欣赏,“要言不烦,又疏密有致,给人留下思索和咏味的余地”,又说“这类小文继承了中国历代笔记文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欧洲十八世纪随笔文(ESSAY)的特色”“和启蒙时期报章杂说的某种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

辑四为“谈书一束”。此辑收录锺先生编选《曾国藩家书》《念楼学短》《唐诗百家全诗》《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过去的大学》等书的相关文字,又录他读书谈书的相关文字,诸如《西青散记》《读〈胡适的日记〉》《理雅格译〈四书〉》《西关古仔》等。这些谈书文字,涉及风俗、笔记、日记、宗教、地理等,可谓杂学。此辑还收录一组《题记几则》,则是对友人的赠书题跋或索题所录,也都是隽永有味的。这些题记,乃也是一种特别的“话书”文字,其中不少,都是对他自己集子的题记,包括《青灯》《笼中鸟集》《左右左》等,可补本书未选与之相关文字的遗憾。(作者为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物小传

锺叔河,学者、出版家、散文作家,主要著作有《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念楼学短》《学其短》等。主持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曾国藩全集》《知堂 书话》《周作人散 文全集》《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作者 朱航满)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