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领略皇家建筑的恢弘之美

  • 2023-05-22 11:0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既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又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元明清三朝都城,北京亦以规模宏大的皇家建筑闻名于世。皇家建筑布局严谨,建筑形式多样,装饰华丽,极富恢弘壮美之感。

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经典。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位居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有别于现代建筑。就类型而言,有用于居住的,如宫殿、土楼、四合院;有供休憩的,如亭台楼阁;有供观赏的,比如假山;有供祭祀和祈福的,比如各种庙宇;有用于交通的,比如各种桥梁等;有用于军事的,比如城墙;有用于生产的,比如各种水利工程。另外,古建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就拿屋顶来说,有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就古建筑的技法来说,多采用榫卯、斗拱、抬梁、穿斗等方式来连接。其建筑思想在注重实用的同时,不忽略对美的追求,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与时俱进。

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它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珅建造此府,用时至少超过四年。咸丰元年(1851年),政坛风云人物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其花园位于王府后,又名萃锦园,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园区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园区内“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合称恭王府三绝。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据说整个大戏楼虽为砖木结构建筑却没有用一根铁钉。大戏楼为了保证声音逼真,将戏台底下掏空后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构造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使观众身处戏楼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演员的演唱。

福字碑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是由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此福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是花园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水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

雍和宫

位于北京市北二环东南隅,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初为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邸,乾隆年间,改建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占地面积约664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将汉、满、蒙、藏等民族建筑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其规模宏大的佛家丛林、帝王宗教活动场所及联系蒙、藏上层的特殊历史作用而闻名于世。

雍和宫南北约跨400米,是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门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殿等六进大殿和七进院落组成。东西两厢设有讲经殿、时轮殿、药师殿、密宗殿,雅玛达嘎楼,照佛楼及被辟作文物展室的戒台楼、班禅楼。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寺内石狮、宝坊、殿宇、亭台、楼阁俱全,油漆彩画,金碧辉煌,不仅是中国寺院建筑形式的完整体现,还有汉藏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雍和宫大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七间,单翘重昂斗栱,和玺彩画,前有月台,围以黄、绿、红琉璃砖花墙,明间上悬雕龙华带匾,中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所题“雍和宫”。

永佑殿为单檐歇山顶,“明五暗十”构造,即外面看是五间房子,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面阔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前出轩后抱厦各五间,轩厦均为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边各有一黄筒瓦悬山顶天窗,殿顶及天窗顶各建有一藏族风格的镏金宝塔。万福阁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檐重楼,高25米,上、中、下各层面阔、进深均为五间。上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正中匾为“圆观并应”;中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四周带廊及护栏板,正中匾为“净域慧因”;下层为单翘单昂斗栱,和玺彩画,前后三出陛,正中悬雕龙华带匾,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万福阁”。两座楼阁有飞廊连接,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特点。

寿皇殿

景山寿皇殿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现在的寿皇殿建筑群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的。寿皇殿建筑群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

寿皇殿仿太庙形式建造,有正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殿前有宝坊、石狮等,垣墙呈方形,坐北朝南。寿皇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栏,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大殿前为戟门,戟门外为一院落。其中南墙正中有牌楼式拱圈门三座,门前有石狮一对。南门外有三间四柱九楼雕兽夹杆石的宝坊三座。

清代,景山寿皇殿是皇家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寿皇殿中陈设帝后御影,每年皇帝要按照节令祭日和相关规定,到景山寿皇殿祭祀祖先,寿皇殿建筑群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体现皇家祭祀礼乐、敬祖和孝道文化。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