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约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兴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发游客众多,网上称其为被遗忘的神秘古城,广府古城这个名字开始流传。
永年洼位于永年县东南部,洼淀南北长5800米,东西宽4600米,总面积4.6万亩,这是继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华北第三大洼淀,是河北省南部惟一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永年洼南临滏阳河,东有支漳河,东北有留垒河,北有牛尾河,洼淀陆面平均海拔仅41米,比滏阳河河底还低两米。洼淀常年积水,且水质优良,呈现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的水乡景象,被人们赞誉为“北国小江南”、“第二白洋淀”和“北国的鱼米之乡”。
广府古城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并衍生出孙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两大门派,是闻名遐迩的太极之乡,名副其实的太极圣地。
杨式太极宗师:杨露禅
永年广府人,杨氏太极宗师;杨露禅(1799-1872),曾用名杨福魁,武术名家。永年广府镇南关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学太极拳之前以买煤泥为生。后到北京授拳改名露禅。自幼酷爱习武,曾三次步行800里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陈式太极拳,后经人推荐到北京,任旗营武术教练。因帮皇室瑞王夺回托运的镖银,打败对手而被赏识,誉满京华。所创杨式太极拳,自成一家。大学士翁同和称赞说: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级之浑元一体,后人称之为“杨氏太极拳 ”。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杨露禅故居位于广府古城南关,始建于晚清。原建筑分南北两段院落,北院为住宅,有主房、配房。南院为店房。早年被毁,并于1993年进行重修、增建,重建之后的故居分为两段院落,增设了杨式太极宗师雕像、纪念馆以及走廊、明柱和供人歇息的凉亭、茶座等。
武式太极宗师:武禹襄
永年广府人,武氏太极宗师;武禹襄(1812–1880) , 曾用名武河清,字禹襄,永年区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初始从好友杨露禅处学习太极拳到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此式既不同于陈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武式太极拳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重气势不重形式、重身法不重招法、重内不重外,被形象地称为“干枝老梅、中庸捋顺”之拳架。
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古城迎春街,属清代道光年间建筑。故居原房间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其房屋错落有致,左右对称,崇脊飞檐。
感受太极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将感情注入自己所要了解的太极文化,坚定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广府古城在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古城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