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都,有这么个遛娃宝地,这里既是一个坐落在公园里的博物馆,又是一个坐落在博物馆群中的大公园,这里不止好玩,还涨知识!
提起农博馆,可能很多妈妈们都没听说过,但是提到农展馆,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殊不知,在它的身后,便是关于农业系列的博物馆群;
位置: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全国农业展览馆院内);交通方式:地铁10号线农展馆站
营业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除夕至正月初六闭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帝都三环边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院内,总占地面积约42公顷,是著名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农业专业博物馆;
这个神奇的地方,居然可以把枯燥的农业知识瞬间变得如此生动有趣,不止小孩,连大人都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停留驻足,去了解农业从古至今的发展;不仅如此,这个地方也刷新了我们对博物馆的认知;
农博馆拥有《中华农业文明》、《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青少年科普馆》等五个基本陈列和一个室外展园,展出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遛娃大半天妥妥的~
在预约的时候会录入人脸,当时我把所有场馆都进行了预约,但后来发现,好像只需要在进入园区时刷个脸以外,其他场馆都无需二次刷脸了;
进入园区后,面农展馆,左手边便是《中华农业文明》,这里用一幅幅逼真的实景,记录着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和农业息息相关的一切;
原来农业不止是耕地、种植,水利工程、养殖业、纺织技术……这些也是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里告诉孩子们,古时候的人类是如何利用身边的一切,制作工具进行取火,捕猎,生存;
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学会了利用工具亦或是利用牲畜进行农耕;
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影印本,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新疆的“坎儿井”地下渠道灌溉系统,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你知道嘛,淄博不止有淄博烧烤,古时候的淄博,还诞生过一种汉族民间提水的设施设施——辘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孩子们也终于了解到,何为“伯乐相马”,伯乐通过马的外貌深入到马的本质,他所著的《相马经》也是中国最早的相马术专著;
古人们的智慧不只如此,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用网捕鱼,男耕女织的时代,又出现了各种织布工具;
农业文明的演进,农具的发明与传承……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聪明才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也是世界上土壤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土壤资源的类型,突然的地貌特征,自然植被,土壤与农业,土壤和人类的关系……这里汇集了一切关于土壤的“故事”;来,感受下不同土壤的手感吧!这里展示着有关土壤科普,增加了大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认知,唤醒了大家对土壤问题的危机意识;
看到这个小毛毛虫没,青少年科普馆的标志~在农业博物馆群中,最受孩子们的欢迎的非此处莫属;
这里,你可以登上观星楼,赏“星河漫天”,还可以“下地”农耕;
可以在开心农场找到和“动物们”互动,还可以到加工乐园,磨米磨面;
可以透过“显微镜”,看到不一样的微观世界,还可以用鼻子嗅到节气的“味道”
这里每一处,将农业和童趣结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在“好看又好玩,动手又动脑”中了解农业科学知识;
你绝对想不到,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大“公园”。从《中华农业文明》展馆后门出来,沿小路一直走,你会发现,在园区内,几乎一步一景,小路两旁被绿植,花朵覆盖,已经分不清哪里是“传统农事园”、哪里是“现代农事园”了……、
花花草草,虫鸣鸟叫,很难想象得到,自己是置身于博物馆群中,这简直就是公园啊!
湖!这里居然还有一座湖!沿湖而行,能看到大条的锦鲤在湖中游走,红的、黑的、金黄的,完全不怕人,当你走到岸边,它们还会向你游来,这难道不就是好运投怀送抱么!
野鸭、鸳鸯、白鹅,自由自在的在湖中嬉水,时而会在岸边看到他们休憩的身影,居然还有一对鸳鸯飞出湖畔,来到草坪上晒太阳~
游览路线:《中华农业文明(古代)》(后门出)——沿小路走——室外《传统农事园》——后湖——《中国土壤标本》——《彩陶文明陈列馆》——《中国传统农具陈列馆》——室外《传统农具园》——《青少年科普馆》
温馨提示:
1、建议备好充足的饮用水,每个馆都有饮用水,可以自带水杯接水,没有看到售卖的地方;
2、园区是禁止投喂小动物的,大家要遵守;
3、园区内《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近现代)》目前为闭馆,此处挨着《中华4、农业文明陈列馆(古代)》,大家可以在预约时关注下此馆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