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古建筑--外八庙

  • 2023-06-04 19:13: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外八庙

外八庙是指清朝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庙群。由于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这十二座寺庙在避暑山庄以北的山丘地带有八座,自西而东依次是:罗汉堂(大部分已毁)、广安寺(大部分已毁)、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普佑寺(大部分已毁)、广缘寺。

01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指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也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一个庙。因为这座庙宇是仿照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因而又称为“小布达拉宫”。

02须弥福寿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的70岁生日,后藏政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贺寿,乾隆命人仿班禅驻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建一行宫,就是“须弥福寿之庙”。

03普宁寺

普宁寺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为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普宁寺又被称为大佛寺。这座寺庙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武烈河畔,占地3.3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最为完整寺庙。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又叫四卫拉特)贵族封爵,并效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鸢寺)建制修建此寺。清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故命名为“普宁寺”。

04溥仁寺

溥仁寺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外八庙中出现最早的庙宇。康熙六十大寿之年,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前来祝寿时,要求出资建立寺庙以示祝贺。康熙只允许在山庄外武烈河东路建庙两座。即“溥仁寺”和“溥善寺”。

05安远庙

安远庙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安远庙是仿照新疆伊犁河北部固而扎庙旧制修建的,所以俗称伊犁庙。位于武烈河东岸冈阜上、避暑山庄东北,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06殊像寺

殊象寺建成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其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的普陀宗乘之庙之西,坐北朝南,东西宽约115米,南北长约300米,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

07广缘寺

广缘寺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位普佑寺东侧,占地0.45公顷。由普宁寺堪布喇嘛擦鲁克奉旨建设,乾隆御题“广缘寺”。今后殿已毁,其余建筑残存。

广缘寺(不对外开放)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