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月,书韵飘香

  • 2023-06-06 15:35: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阅读可以遨游世界、开阔视野,阅读还可以提升境界、陶冶情操。这个六月,让我们一起与书香相伴,与智慧同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吧!

《〈周易〉的美学智慧》

通行本《周易》美学智慧的本原,在于本经,说的是趋吉避凶而注重天理、命理的巫与巫性,旁涉于原始神话与图腾文化。《易传》作为本经巫筮文化的阐发与德性、道性意义的理性提升,是人类原始巫文化走向文化哲学、礼仁之学与美学智慧等古老中华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现象。自《周易》本经至《易传》,典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巫史传统”。

以哲学美学眼光审视“《周易》美学”,一般而言是可能的。哲学的诗性意蕴与美学的哲思之魂,为同一美学问题的有机构成。这便是,自古以来西方诸多哲学著作,虽未直接以艺术审美为研究对象,却往往为典型美学著论之故。

《周易》哲学的根因根性,主要为中华悠古的原始巫文化,亦具原始神话与图腾的历史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笔者以为,《周易》哲学,实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哲学”;与此哲学相系的《周易》美学智慧,应当而且必然是一种“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

《周易》美学智慧的文化哲学的本原性范畴为“气”。其美学意义的开显与落实,主要为《易传》所言“生生之为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重要命题等。它们都存在于“气”与“太极”的文化哲学及其圆成的中华生命文化之中,成为尤其重要的美学智慧的一个集群。

《中华十德》

耄耋之年说道德,中华道德有“十德”。《中华十德》作者孙学策先生,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老骥伏枥,烈士暮年,依然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乃至国家、社会的道德建设操劳不已,在总结研究前人道德实践、道德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一直倡导并实践的传统美德中提炼出“中华十德”,即“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作了系统阐述,发出了“国有十德必兴,人有十德必立,践行中华十德,为民族铸根立魂”的呼唤。中华多传人,十德永传承。何言耄耋老,星空有北辰。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亘古亦亘今,铸根又立魂。此人此举此书,可谓上善若水,善莫大焉。

中华十德,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断向善,追求上善,止于至善。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大明风华》

朱元璋对臣民的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严格控制,不能随意僭越;成化之后宫廷生活奢华;一盘豆腐用近千只鸟脑酿制;正德皇帝不仅建豹房淫乐,而且好武、斗鸡、打球、嗜酒;熹宗皇帝喜欢做木工活,还喜欢骏马、走马游戏、上树逮鸟、养猫、捉迷藏、玩冰床;南京城内的戏班比试技艺,一分高下;李开先、阮大铖、潘允端、张岱等人组织家庭戏班,邀请亲朋好友观看演出;嘉靖、隆庆以前,人们指责贪污为不道德,嘉隆以后,人们视不贪污为无能……

这就是陈宝良在《大明风华》所描述的明人城市生活。透过这些明人生活的不同侧面,本书拼凑出一幅明代城市生活的风俗画,皇帝、宗室、官僚、文人、民众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他们的饮食、衣着、住宅、出行都跃然图上,而他们的生活也在财富得失、婚丧嫁娶、看戏旅游中充分展现。既有李贽、袁宏道等人对平等的追求,也有罗贯中、汤显祖的通俗小说和戏剧;既有海瑞的正直不阿彪炳千秋,也有宦官当政的政治痼疾。凡此种种,都在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作用于明人的城市生活,也让读者跨越了时间的阻隔,闻到了明代都市的市井气息。

《泰兴号》

近日,于强长篇小说《泰兴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以“泰兴号”真实历史为雏形,讲述了发生在古瓷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该书用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华民族顽强不息、不畏艰险的精神。

《泰兴号》以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泰兴号”为背景,描写了闽南各阶层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与“泰兴号”紧密相连的故事。主人公何祖耀家祖传的观音瓷宝被盗,在追寻瓷宝下落的过程中,何祖耀登上了“泰兴号”。何祖耀与成雅芳是一对情侣,但因成何两家祖辈积怨许久,婚事遭遇重重阻拦,成雅芳之父欲乘“泰兴号”去南洋销售瓷器,并想让成雅芳远嫁南洋富豪之子。成雅芳与何祖耀相约下船后私奔,想不到“泰兴号”发生海难,两人大难不死,并且追回了观音瓷宝,如愿以偿。“泰兴号”航行途中,何祖耀与几个船友结伴而行,大爱相随。有情侣在大难中的生死相依之爱,有为心上人不惜一切追回观音瓷宝的挚爱,有为保护女儿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父爱,有为救他人之子而罹难的大义之爱,还有外国船员人道救援的无国界之爱。爱的高尚和圣洁,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都在这场海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轴之门》

《中轴之门》共分五个章节,中轴线是什么、中轴之门、门之风云、门之趣闻、门之谜团,循着老照片的蛛丝马迹,辅以文字的线索,抽丝剥茧的细节探究,将中轴之门的风云变幻、趣事逸闻、谜团考证一一呈现。分“门”别类,深入解读,通过生动流畅的笔触,搭配300余幅珍贵老照片,将中轴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娓娓道来。

作者以点带面,每一篇文章都气韵连贯,按照传统的顺序,由南向北,穿过这条辉煌而又充满烟火气的轴线,介绍了外城正门永定门、内城正门正阳门、皇城正门天安门、宫城正门午门、外朝正门太和门、内廷正门乾清门等重要门户,并将之相关的配套体系完整地展现给读者。

书中内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视角独特,配以图像资料,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些门户的类别、形制、功能,还深入解读其背后的故事,对历史典故进行探究和考证,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那些相似的城门该如何区分?内城正门正阳门浴火重生了几次?宫城正门午门门洞“明三暗五”是怎么来的?前门楼子到底是不是“九丈九”?正阳门的石狮是打哪儿“轮岗”来的?……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得到解答。

《橘颂》

《橘颂》讲述的是老文公带着一只叫橘颂的猫住进山里后发生的琐事,串联起童年与记忆、自然与生态、人心与人性,探讨生活真谛,诠释友爱、天真、互助,为孩子们带去奇思妙想和无尽启发。

红彤彤的橘子,绿莹莹的枝叶,可爱的胖橘猫……色彩明丽而温馨的封面,营造出意象纷纭的瑰丽氛围。偏僻而幽静的山村、神秘而古老的石屋、命运多舛的老文公、留守不走的老棘拐,组成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乡土世界。《橘颂》采用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边写老文公如何与留守乡邻李转莲、老棘拐和重孙水根融洽相处,友爱互助,一边借助与半岛东部的莫逆之交互通电话,追问家族历史,探问荒芜石村,整理著述书稿,解密海洋“冰娃”。小说开篇写道,“橘颂第一次出城……一辆旧货车,驾驶室里有烟味儿。车子爬过几个大坡,司机要抽烟。老文公指指橘颂。司机把烟放到一边”。寥寥几句,猫与人的友爱跃然纸上,众生平等的情怀力透纸背。

《桦皮船》

薛涛的《桦皮船》聚焦东北少数民族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勾连起鄂伦春族的山林生活与沈阳现代都市生活,讲述了少年乌日与民族文化传统相遇的故事。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儿童成长……小说围绕的皆是当下中国文学的重要命题。

《桦皮船》有着作者独特的巧思。整体上,小说以“返乡”为主线。可以讲,整篇小说都在呈现回乡路上的风景。乌日、托布和李阿哈三人的“返乡”,各不相同又相互纠缠,意外频发又合乎情理。他们在旅途中遭遇的多重“风景”,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掩卷深思。也正是从“返乡”叙事开始,《桦皮船》将民族文化、自然、成长等诸多重要议题纳入其中,使这篇小说获得了超越性,成为一部民族文化浸润童年的出色之作。从大城市沈阳到边地大兴安岭十八站,借助返乡叙事,薛涛充分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和文化省思,也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追求,为新时代儿童文学民族文化主题书写提供了范例。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