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6月21日22时58分,我们迎来了夏至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此后渐短。
公元前七世纪,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对于古人来说,夏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麋与鹿虽属同科,但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生物开始衰退。
夏至习俗
祭祀先祖: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比较流行的习俗是女子之间互赠扇子、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里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在古时,夏至之后,皇家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成为制度。
夏至吃面: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年丰的最好方式。
夏至养生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大补”。三伏天里吃些苦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
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再经过三个“庚日”
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何以消暑?到这些公园
来一场夏日“森”呼吸吧
喇叭沟原始森林公园
喇叭沟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境内的原始次生林中,整个景区由南猴岭、百丈崖、冰川三个观赏区组成,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在90%以上。
这里除了有大面积的白桦林、高山杜鹃外,还生长着山杨、油松、枫树、紫桦、落叶松,并混生有野核桃楸、黄菠萝、紫椴等名贵树种,植物种类达600多种。
景区内千岩万壑、林海茫茫,空气清新且景色怡人。因受高海拔和森林气候的影响,这里夏季气候凉爽,即使每年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也在22℃左右,是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孙栅子村300号
百望山森林公园
百望山森林公园植被种类繁多,环境清幽,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长安夜话》有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夏天的百望山,披上了一层深沉的墨绿色,沿着绿荫攀登山路,处处都是风景。若是走累了,还可以到路边的亭子里歇歇脚,阵阵凉风轻轻袭来,夹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舒爽畅快,沁人心脾,夏日闷热感瞬时烟消云散。
低头见绿,远望见山,百望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绿荫遮蔽,是无需远行的避暑好去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北口19号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古称六聘山。这里历史悠久,古木参天,有“九洞十二峰七十二茅庵”等景观,被历代游人赋予“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之美称。
上方山内有九大岩溶洞穴,最著名的为云水洞,洞内清凉舒适,石钟乳、石笋让人目不暇接,十分适合夏季郊游避暑。
景区内生长着华北地区少见的原始次生林和古树名木,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漫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看古树苍柏,听百鸟齐鸣,身处自然,妙趣横生。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