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满族风味特色小吃

  • 2023-06-26 22:34:00
  • 河北文化旅游

辛占峰,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一百家子拨御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中国北方人来说,家里来了贵客,一般要吃饺子。但在塞外河北承德,传承了300多年的“一百家子拨御面”是当地最地道的满族风味特色小吃,既接地气又负盛名,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品尝。

沿着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的御道,出承德隆化县城向北行至三十公里处,有一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被称为“一百家子”。

据《承德府志》记载,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木兰秋狝(围猎)结束后,乾隆皇帝曾在张三营行宫赐宴王公,行宫主事特命当地拨面师傅制作荞麦拨面,乾隆品尝后称赞,“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赐名“一百家子拨御面”。从此,“一百家子拨御面”名声大震,之后皇帝、后妃的食谱中,又增加了“拨御面”。

2007年,“一百家子拨御面”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张三营镇,辛家兄弟制作的“一百家子拨御面”无人不晓。1981年,辛占峰的哥哥辛占武曾受邀赴钓鱼台国宾馆为国宴制作这道美食。

制作“一百家子拨御面”的荞麦面粉严格遵循古法,选料、去皮、闷麸、磨面、箩筛等共13道工序;和面则更为精细,一部分用开水烫好,一部分用冷水和匀,不同季节比例还不一样:“春秋季需烫五分之三,夏季烫四分之一,冬季则烫三分之一,不同季节,不同的冷热配比,才能保证面条的韧性。”辛占峰说。

拨的过程中,拨面师双手平持双把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要求,拨成“三棱”形面条。据说,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面条成型煮熟后盛在碗内,浇上卤即可食用。

辛占峰17岁开始跟哥哥学拨面,如今是“一百家子拨御面”第七代传承人。拨面对技术要求很高,面条的粗细、长短、形状都会影响口感。“四棱面偏硬,圆形面较绵,三棱面才爽滑”是辛占峰几十年的经验总结。

“一百家子拨御面的独特口感,除了磨面、和面、拨面技艺与众不同,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使用张三营镇的泉水。”。当地山泉水含氟高,水温常年偏低,令拨面形成特别的味道和韧劲。

眼下,辛占峰的主要工作是带徒弟,只要谁想学,他都愿意倾囊传授,“一起将拨面技艺传承下去”。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