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艳阁,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平泉羊汤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做羊汤已经有40多年了。
平泉古称“八沟”,处在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相连,西邻承德县,南邻宽城满族自治县,由河北承德代管。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平泉更接近内蒙古,无论气候、物产、生活习惯也都更接近于内蒙,所以当地的羊肉肥而不膻,瘦而不柴,颇有内蒙古沙葱羊肉的味道。
平泉羊汤传承己有300多年,相传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来到围场沟(今平泉党坝镇)一带打猎,追赶一只梅花鹿到平泉镇地界,梅花鹿跑进一片茂密的柳林中,不见了踪迹。
此时,康熙皇帝已又累又饿,忽闻路边飘来一阵香气,十分诱人,康熙闻香找去,见一老者正在一口热气腾腾的铁锅旁边忙碌着,香气正是从那口锅中飘出,老者热情招呼:客官,请里面坐,你用点啥?请吩咐。康熙唤老者速上饭食,老者急忙端上两个烧饼,盛上一碗汤,只见碗内绿绿的香菜,红红的辣椒粉,清汤泛肉,香气四溢,康熙用勺轻轻一品,觉得味道很特别,边吃边问老者:这是什么汤?
老者说:这叫羊汤,是用煮熟的羊肚、羊肠、羊肝、羊肺、羊头肉切成细丝,加羊骨熬制的老汤做成的。康熙边喝边点头赞道:好汤!如此美味真是天下一绝。随口道出一首诗来:
喜峰口外远, 塞北古道长,野鹿人柳林 ,八沟羊杂汤。
从此,平泉羊汤声名远播,历经百年而不衰,香飘万里仍芬芳。
平泉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平泉羊汤以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厨艺独特,味清香而纯厚,汤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平泉烧饼则以个大芝麻多,香软松脆而著称。羊汤配烧饼,确是一道美味佳肴,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羊汤的独特之点就是还是以老的做法,选材必须是八九月份放养的山羊,山羊剃完肉,骨头泡三个小时以上,里头的血水泡净,看着发白了洗净准备下锅,清洗内脏,主要是用水退肚,羊肚一开始来钱都是带毛的,洗净把羊肚毛去掉。
把羊肠外头那层粘膜去掉撸两遍,下锅,水温必须达到80度以上,用大火烧煮这个羊汤,煮羊汤最主要的就是打沫,不要来回的去打沫,要一次清净,把沫打净之后,再放葱姜蒜,花椒大料,盐就出味了,就能喝汤。
羊汤煮好之后,搁点肠,搁点肚,割点头肉还有肺和肝,然后再放点香菜,喝着不腻人,喝着有一股清香味,特别鲜,好吃,口味特好纯正,用最好的食材,最好的料,最好的山羊货,才能做出最正宗的羊汤。
金艳阁几十年对于味道的坚守,熬成了这样一碗汤,也许在承德,这碗汤也是唯一能让人在早晨还能坚持早起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