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接地气的美食永远被人铭记

  • 2023-07-30 23:07:00
  • 河北文化旅游

李国卿,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文安熬鱼烹饪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安熬鱼烹饪技艺源于渔民,是洼淀地区民众的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饮食。

古洼文安,丰水时节,河面水波粼粼,渔船悠悠飘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鱼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用传统铸铁锅熬鱼的一锅鲜也成为当地特色。

古洼一锅鲜品牌创始人祖籍文安,祖上靠打渔为生,做鱼的手艺极佳,几代人始终传承着“铁锅熬鱼”的烹饪技艺,经过五代人的传承与改良,发展成如今的集鱼类、蔬菜类为一体的古洼一锅鲜特色美食。

李国卿经营的古洼一锅鲜,把原始洼淀菜肴“铁锅熬鱼”发扬光大,为大家呈现冀中地区特色烹鱼手艺以及饮食文化。它有一套独有的做鱼流程和调料配方,保证口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的营养成分,享有“古洼一锅鲜 掀锅香十里”的美誉。

据说,一锅鲜还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有关。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文安县主薄。苏洵少时走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他在此教给人们捕鱼的技术,还独创了“铁锅熬鱼”,而这道菜肴作为文安县的特色流传至今,它也是一锅鲜的前身。

每份一锅鲜锅边都有八个白面卷子和四个玉米面饼子。主食粗细搭配,细粮蛋白质含量高易吸收;粗粮可改良肠道环境,在传统一锅出基础上发展为更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古洼一锅鲜。

以贴勃勃熬鲫鱼、贴勃勃熬蒿根儿为代表,还有贴勃勃熬茄子、熬海杂鱼、熬马口鱼等,备受食客的欢迎。

“真正接地气的美食永远被人铭记。”李国卿说,他们在坚守味道的同时,也把手艺传给更多的人,希望无论多少年以后,都还有人能吃到这份独特的美食。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