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华,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评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在父亲宋文起成立的山东省“富连成”小科班流动演出中,随母尚香蕊学唱京剧。
尚丽华1954年到石家庄专区剧团(即现在的石家庄市评剧院)工作,演出过京剧《盘丝洞》、《虹倪关》《贵妃醉酒》《大英杰烈》等剧目。
尚丽华17岁成为剧团主演,后历任副团长、名誉团长,198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退休。退休后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两集评剧音配像等工作。
《评剧》特点是念白和唱词口语化,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的一些表演方式和音乐元素,同时也受到唐山皮影戏音乐的影响,直到现在。评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目录。
她的唱腔能使大口落子的粗犷豪放与小口落子的委婉细腻结合,既发挥自己的嗓音特点,又力求字正腔圆,不去刻意模仿复制,避免矫揉造作,力求朴实大方,唱出时代感。
如《洪湖赤卫队》中“娘的眼泪似水淌”这一唱段中,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代性。又如《凤落梧桐》“大堂”一段,就发挥了豪放高亢,又不失半说半唱委婉细腻的特点。
尚丽华的表演上向京剧、晋剧学习,运用技艺手段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并且合乎特定的情绪和环境,载歌载舞、文武兼备是她的突出特点。
尚丽华在表演中,她能根据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进行声音“化妆”,更好地烘托人物,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出效果,如创作《轮椅上的姑娘》唱腔时,将嗓音变得跳跃清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