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一日建军节,小爱在这里先致敬最可爱的人,山河无恙,有你皆安,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岁月静好在负重前行。
带娃来北京旅游多是来一场文化之旅,然而北京这座城的历史除了帝王将相,红墙绿瓦,还有觉醒年代时的红色历史。
来北京一定会去天安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但其实除了天安门,北京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红色景点,暑假已经过半,可以带娃再来一场红色之旅,感悟北京当年的峥嵘岁月。
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红色曙光升起的地方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这是一座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
北大红楼是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因此有红楼之称。看过《觉醒年代》的人都知道,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
北大红楼地上一共4层,主要展区在1-3层,展室接近60个,内部除了有关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展示,还会有遗迹办公室,例如蔡元培的校长室、1918年润之先生在此工作的阅览室、陈独秀的文科学长室、守常先生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以及五四游行筹备室进行了深度的复原。
参观路线会有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引,不用担心走错路,安心参观就好。参观顺序是进门右侧1-2-3层,然后到左侧3-2-1层,4层为独立展厅。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时期的主题,设计的风格都很不同。每走进一间屋子,都是一段历史的烙印,仿佛穿梭回那个年代。
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李大钊等先驱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
出口安保室可打印带日期的当日票,建议大家可以去逛逛文创店,不但可以买到有意思的文创品,还可以盖印章。
馆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开放时间:9:00至16:00(周一闭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的所在地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京“赶考”,由西柏坡进驻香山,自此后,香山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的所在地。
香山革命纪念馆共有两层,一层设专题展厅、学术报告厅、观众休息区等,纪念馆二层东侧设置“四梁八柱”造型,环形设计,整个展厅特别恢弘有气势。正中矗立着“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大型雕塑,背景为“香山之春”大幅油画,左侧浮雕为"渡江战役",右侧为“共商国是”浮雕,纪念馆南立面设置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的28年奋斗历程。
展览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隔着一条蜡像通道,两侧的“人们”高举条幅“欢呼”,给人扑面而来的激动感,再现解放军进入北平时人们的喜悦之情。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进京“赶考”。
香山革命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是在毛主席所题的“人民的胜利”刻字旁,静静放置着两盏直径超过两米的大红灯笼,它们曾经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之上,和亿万同胞们一起,见证过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也就是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城楼上8盏大红灯笼与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相映衬,显得既隆重喜庆又典雅大方。
这对陈列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大红灯笼,高2.4米,重约80公斤,需要3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它们见证了开国大典这一神圣又欣喜的时刻。
另一个值得一看的就是开国大典的彩色录像。中央档案馆公布了12分钟“开国大典彩色视频”,这是以俄罗斯联邦档案部门提供的开国大典彩色影片为基础剪辑制作而成,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开国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目前,该视频已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中展示,与原开国大典黑白视频循环播放。带娃来这里欣赏原版的《开国大典》盛况,感受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地点:海淀区红枫路1号院1号楼
门票:免费,公众号直接预约。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
卢沟桥和抗日战争纪念馆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说起卢沟桥,不管是形态各异的狮子,还是当年发生过的惨烈战争,全都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卢沟桥并不长,可以用脚步丈量到它的距离,但它所承载的历史真的太厚重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古老的桥建于1189年,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如果不仔细数还真是数不清。
神态各异的石狮与金、元、明、清不同时期石雕风格的变化有关,但更为主要的还是民间石雕艺人们用善于观察生活的手,赋予每一座狮子灵魂的结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上图中日军占领卢沟桥,是在“卢沟晓月”碑亭前合的影,那时候山河破损,受尽屈辱,而现在的卢沟晓月,已经恢复它原本的模样。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乾隆皇帝曾在秋日路过卢沟桥,看此良辰美景,即兴赋诗一首,“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并将题有“卢沟晓月”碑于桥头。看到这个景点的今夕对比,更能感觉到,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抵御一切外敌的侵犯。
在卢沟桥东边,就是宛平城。这座小城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三年落成,原本是做军营,后来逐渐迁进来商肆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到了1928年12月,宛平县改隶属河北省,宛平县公署由北平市内迁至拱极城,从此改名宛平城。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军事演习,夜十一时,以搜查失踪哨兵为借口对宛平城发起攻击,我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吉星文团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宛平城成为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见证,至今我们仍然能在城墙上看到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
城墙上这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弹坑清晰可见,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无不记录着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历史遗迹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孩子虽然没有经历但却能通过这些来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悟历史。
走进宛平城里,临街基本上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别有一番景象。
宛平城内复建了包括宛平县衙、卢沟驿、兴隆寺及拱极营等建筑,同时增加了戏楼等景观。而抗日战争纪念馆则是必去的地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宛平城里,这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馆内文物藏品涵盖了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同时收藏有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第一座采用现代化陈列方式反映抗日战争的大型纪念馆。在馆的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在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的爆发,以及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步入序厅会走过两组台阶,分别是8级——寓意八年全国抗战,和14级——寓意十四年的抗战历程。两组台阶之间的平台上,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庄严而神圣。
整个展览共分八个部分,从第一部分《中国局部抗战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独占东北、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到第八部分《铭记历史 携手世界各国共建持久和平》勿忘历史、面向未来,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为止,全面讲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期间遭受的磨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艰苦卓越的抗争历史。
走在这里,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都是那个时代的眼泪,桩桩件件都是在告诉孩子,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们的浴血奋战换来的。
当我们走出纪念馆,看到繁华的大街、拍照的人群、以及身边朝气蓬勃的少年们,这就是胜利的意义。
卢沟桥景区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南街77号
开放时间:07:30-19: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8:30 (4月1日-10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成人20元,学生半价,军人、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离休人员、1米3以下儿童凭证免费
宛平城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南里10号
全天免费开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
开放时间:09:00-16:30 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沉浸式体验地道战的惊心动魄
相信像小爱一样的80后小时候都有跟着父母看一个非常出名的电影——《地道战》,当熟悉的旋律想起,你的DNA有没有动起来!
小时候真的被千回百转的地道所吸引过,特别想亲身体验一番。位于顺义区的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就能实现这个愿望,带你沉浸式体验地道战的惊心动魄。
焦庄户地道是全国地道保存最完好的一段,这条地道是冀东地区人民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中一点点打通的。
开始时只挖了一些独立的隐蔽洞,目的是为了隐藏人。随着斗争的进一步开展和扩大,焦庄户的军民不断总结经验,将洞与洞之间挖通,形成了一条四通八达的地道。
后来又不断改进和扩大,和邻近几个村庄挖通,最后形成南达龙湾屯、唐洞,北至大北坞,一条全长约11.5公里的地道网。
纪念馆共分为三个参观区,包括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以及抗战民居参观区。馆内展出面积1000平方米。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今日顺义更美好。展陈的内容照片、图片和实物为主,馆内还修建了以抗战历史人物为造型的浮雕群以及大型立体三维沙盘。
当然最值得参观的就是地道了。地道目前可参观约830米。走进蜿蜒曲折的地道内,人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更加真实的还原地道内氛围,地道的墙壁进行了粉刷、加固,通往锅台、炕洞等支线也都修缮过,内部也安装了照明、护栏、指示牌等设施,尽可能地提升游客参观互动性、参与性。
整个地道的设计不亚于一场密室探险,在昏暗的油灯,狭小的空间下,再加上四周的喊杀声,只能半蹲着前进,稍不注意就碰得头晕眼花。空气中弥漫着潮气,手摸墙面,湿湿的透出冰凉。
有时候你可能还会踩到了什么“机关”,这些都是当年的“陷阱”,用以消灭胆敢进入地道的敌人。
参观完地道,还可以去抗战民居参观区,从2003年开始,对这几处有纪念意义的抗战民居进行了重新修复,截止到目前已修复抗战民居23处。
暑假里找一天,带娃来一场地道战的密室探险,既锻炼了孩子的胆量,也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当年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境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6:30
门票:预约免费参观
古北口镇的抗战胜利之旅
北京地区的侵华日军投降地
素有“燕京门户,京师锁钥”之称的古北口镇,拥有抗日战争、敌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诸多遗迹遗存。尤其是这里有现北京地区唯一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苏联红军共同接受日军投降的纪念地,当我们看多了屈辱的历史部分,到了胜利的地方,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这里第一个值得去的是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馆中收集了大量1933年1月至5月古北口抗战史料和文物,以文字、图片、实物和影视资料等形式,再现古北口抗战历史。
参观完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后再走过一片林荫小路,就到达了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1933年5月下旬,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结束,除在战争期间被运往安徽蚌埠安葬的500多名官兵,还有部分官兵遗骸散落在了荒僻山野。民众自发上山找到抗日官兵遗骸360余具,合葬在古北口南门外。民众背土填起一座直径18米、高8米的巨大坟茔,取名“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可向牺牲烈士敬献花篮。
一路向北来到一处小广场,在正中央竖立着一块刻有“古北口侵华日军投降地”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密云区人民政府为纪念八路军在古北口接受日军投降而建立的,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目前北京地区唯一一个日军投降纪念地,来到这里,感受那份胜利带来的自豪感。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这个纪念碑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带领着人民群众始终奋战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在右侧院落的门牌匾上,则是中苏联合指挥部旧址,内以图片、重点文物遗迹等为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得群众了解古北口镇的红色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
在日军受降地不远处就是胜利广场,这是古北口红色文化探访线路工程重要点位,是古北口抗战胜利的见证地。在这里会举办如升国旗、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党建活动。
胜利广场后方是一处用石头搭砌而成的山路,沿着这里攀登,就能看到一座雄伟的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这是1946年7月为纪念在古北口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建立的,已有75年了。
地址:密云区古北口镇河东村
开放时间:每天8:30—17:00
门票:以景区现场公布为主
红色旅游的意义在于,不仅是让孩子学习历史,更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这些景点相比人山人海的故宫、天安门又没那么拥挤。在剩下的一个月里,可以安排一场红色亲子游,和娃一起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