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观展指南!打卡京城文化风景线

  • 2023-08-15 09:0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虽然已过立秋,季夏的闷热感仍未消散,此时京城各大展馆中不少精彩展览正在亮相,和家人朋友一起去打卡吧。

Part.1 青出于蓝: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暨设计作品展

名称:青出于蓝: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暨设计作品展

地址: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层南侧展厅

时间:2023.7.25-9.10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是通过花版漏浆防染,并用从蓝草中提炼的靛蓝染制的纺织品。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起源自南宋江南民间,因其材料便利、花型丰富而流传并影响至全国,被广泛应用于被面、包袱布、帐檐、衣裳等日常生活用品,其纹样题材及图像范式与其它民间工艺相互吸收融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记录着人生的重要时刻,寄托着民众的美好愿景,浸染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聚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的收藏与创作,通过“终朝采蓝”“斑斓万象”“五彩彰施”“生生不息”四个板块,展现蓝印花布的历史溯源、文化审美、多样性语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Part.2 花园里的秘密——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名称:花园里的秘密——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地址: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

时间:2023.7.25-10.31,11.1-11.5

日前,“花园里的秘密——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展览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分为五大章节:歌以咏志、无韵离骚、魏晋风度、唐宋气象、明清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充分展示并解读西周至明清时期古典文学里的名段佳本,通过解析文学里的各类植物来带领观众认识不同植物习性,了解古人寄托于植物之上的气韵风骨。

古典文学里不乏描写植物的典籍名作,从《诗经》、《论语》、诸子散文,到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再到唐诗宋词、明清戏曲小说,古人借物隐喻以抒胸臆,植物便是一种很好的题材,利用植物特性与人、事物之间的关联,用借喻、隐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传递古人对人生、社会、境遇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植物题材比兴逐步沉淀固化,成为一种表达特定情感的文学典故,时至今日,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音乐,仍延续这一传统。

Part.3 壮美山川——程晓平绘画作品展

名称:壮美山川——程晓平绘画作品展

地址:中国美术馆9号厅

时间:2023.8.4-8.16

程晓平曾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院院长,多年来执着于对中华传统审美意境的追求,以及对当代绘画表现形式的探索和研究。本次展览中的作品融汇汲取东西方艺术精华,展现了中华山水的博大崇高、险峻包容、瑰丽辉煌、宁静神秘,其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象征着民族的躯体与风骨,焕发着生命的灵性和坚韧力量。

Part.4 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

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

名称: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

地址:北京隆福文化中心

时间:持续至9月5日

日前,由国家图书馆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农学院协办的“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在北京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百余件,以“三山舆图”、“应物象形”、“数绘五园”、“寻幽探胜”四个篇章,依次呈现国家图书馆藏代表性舆图复制件、当代艺术名家的园林主题创作、三山五园文献研究成果,以及中青年艺术家的国画、油画、雕塑装置、数字绘画等多元艺术创作,力求在历史文脉的梳理和新艺术语境的构建中,为观众打造一个全新、立体的“三山五园”文化景观。

Part.5 中国古代佛造像

名称:中国古代佛造像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3展厅

时间:展览中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经改陈后,于7月18日向公众重新开放。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之一,集中陈列了馆藏佛造像精品,通过馆藏造像诠释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焕新亮相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通过236件藏品,完整勾勒出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发展历程,系统呈现了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展览改陈后,增加了中国石窟寺的内容,“传播之路——石窟寺撷珍”选取了国博馆藏的新疆焉耆佛像、云冈石窟佛像、天龙山石窟佛像作为展示重点,通过这些源于石窟寺的展品,以点带面地勾画出中国石窟寺分布区域、艺术风格与发展脉络,让观众了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

Part.6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

——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

名称: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

地址: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

时间:2023.7.16-10.22

展览汇聚了36位世界级艺术大师的47件真迹,其中不乏传奇艺术家印象派的莫奈、后印象派的梵高、巴黎学派的阿梅迪奥·莫迪里阿尼等人的名作,展品的时间跨度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宛如一幅“流动的盛宴”,让观众尽览百年西方艺术发展之路。

西方现代艺术长河里群星璀璨,各种艺术派别层出不穷,各争短长又彼此呼应,展览中展出的各流派代表作品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形象的感知。展览打破了对艺术史时间线的严格归纳整理,各种不同的现代艺术流派作品和不同艺术形式作品并置一处,让观众开启对作品的全新解读与探索。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