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欧李成熟的时节,河北省张家口市后城镇董家沟村的欧李种植园内,欧李已大面积成熟,吸引无数游客前来采摘。
作为水果中的新优质品种,欧李口感极佳、营养丰富,尽管价格不低,还是获得了一众消费者的青睐。
8月的北方,少了几分夏的燥热,添了些许秋的凉意。驱车行驶在353省道后城镇境内,沿途风景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放眼望去,公路两侧庄稼地里粗壮的玉米已经吐穗,仿佛向人们展示丰收在望的喜讯,蜿蜒流淌的白河水波光粼粼,跌宕起伏的山岭自西向东延伸,视野逐渐开阔。空气里弥漫着花草香,黍谷香,河水香,泥土芳…
行至台家湾村转角至青罗口处,只见一块巨石如斧劈剑削,高耸云端,到西山村巨石以其雄伟的身姿,呈现眼前。资料显示,巨石长约40里,高600米左右,通体呈L型,北进样田南达后城,且后城段尤为壮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独体岩石,人们称之为北方大丹霞,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公路北侧小路行1公里左右,拾级而上,一株苍松正向我们招手,仰观摩天巨石,如倾倒之势,盖天而来,摄人心魄。眺望西南,山水林田,一派和谐,楼宇瓦房,鳞次栉比,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鼓气爬到滴水崖石窟,窟内供奉三教以及水母娘娘雕像,栩栩如生,每年端午、元月前后,当地群众到此禳灾祈福,香火不断,嵯壁东南侧有千佛洞,洞内佛尊姿态各异,蔚为壮观,可惜在风雨岁月中都不程度的遭到了损毁。由于嵯峰正对东南,故名朝阳观,当地百姓根据太阳在嵯壁上的投影以判定每天的作息时间,毫厘不差。史料记载,此观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37名壮士与日寇激战,弹尽粮绝后集体跳崖壮烈牺牲,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四十里长嵯。
省道353至后城村岔道口,朝南是一条新铺的水泥路,行驶2.5公里左右到达董家沟村界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飞架南北的渡槽,建设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灌溉设施,对当地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更加神圣与伟岸。渡槽以西,红山玉渡湾百亩欧李种植园区进入了初果期,红灿灿的果实压倒了枝头,果实亲吻着大地,浸润着泥土的芬芳,大地总是以最宽广的胸怀,容纳着世间万物。采撷鲜嫩的果实,捧在手心,色泽红润,颗粒饱满,放入口中,轻轻咀嚼,一股清香满足你的味蕾,如沐秋光,沁人心脾,不远处大人领着孩子体验着采摘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正是土壤,气候,水质三者不可或缺的条件培育了味美可口的果品。“园区占地117亩,流转土地80亩,栽种金欧系列10余种,每亩种植800株左右,亩产2000多斤,目前,主要采取订单式销往北京、广东等地,采摘时间可以持续到9月中旬,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村党支部在土地流转,水电设施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老板是本镇地道的农民,他憨态可掬,热情洋溢地向我们介绍。
继续前行,道路在董家沟村以Y字型向两侧延伸,朝左走艾河滩村直通香营乡黑峪口村,向右走跳石河、白塔可以到达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白草洼。两侧不时会有越野车驶来,他们或驻足品尝新鲜果品,悠然自得,或挑战极限勇攀长嵯,激情四射。
人回味无穷。再望丹霞山,他正如勇士般守护着这片土地。
园区建于2017年,流转当地村民土地一百亩,栽种了六万多株欧李苗,由于土壤肥沃,管理精良和严格的标准化种植,成熟的欧李肉厚汁多,口感独特,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今年的果实更加丰硕,果粒儿也较去年增多了不少,采摘价为一百元三斤。
园区负责人李艳华向我们介绍:董家沟欧李采摘园共100亩,今年是第六年,从去年起开始有效益产出,今年的采摘期从8月15日一直延续到9月中旬。
欧李是一种有着“补钙之星”美称的钙果,以富含易于人体吸收的活性果酸钙为名,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儿童、孕妇、老人补充钙质的首选水果。
除了果实鲜美,它还有生态、保健、药用和观赏的价值,应用前景极强。
董家沟村欧李种植园的京欧系品种具有适合坝上地区气候的特质,是欧李中的优良品种,于2014年12月通过了国家级品种审定,称为“坝上欧李”。种植园依托于张家口坝上欧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果品深加工,经过公司的试验和研发,以先进独特的工艺酿造生产出了高端果酒——坝上欧李果酒,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
张家口坝上欧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世军说:
“欧李不光是供人采摘,它还是一个做酒的非常好的原料,因为里面含了18种氨基酸,钙铁锌硒还有花青素,尤其它的香气非常足,天然不缺香气,天然不缺颜色,天然不缺营养,是一个做酒的好原料,我们生产线现在在涿鹿灌装,我们希望欧李从种植,到农户,到生产线都落户赤城,然后做成产业,做酒,以后延伸做香水,做面膜,做欧李干果,做成一个大的产业链,把我们赤城的欧李产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