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香,享受阅读的乐趣

  • 2023-09-06 09:15: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阅读,可以远离寂寞,慰藉心灵;阅读,还可以修心养性,感受温暖.....开卷有益,一起阅读吧!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为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更好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2023年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该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该书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对17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集中回答和阐释。该书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联系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力求讲清讲透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作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的最新读本,《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秉承一贯的特点和风格,坚持文风平实、朴实、切实,着力用朴素语言阐释深刻道理,用生动故事讲解时代主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注重创新呈现形式,文中插入大量反映新时代新气象的图表图片,设置许多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版块栏目,制作配套动漫微视频和音频,丰富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大运河:从北京出发,下江南!》

《大运河:从北京出发,下江南!》这本书,通过《乾隆南巡图》《潞河督运图》《彩绘运河风光图卷》等25幅传世名画,如同一部“纸上历史地理纪录片”,如实再现了明清时期的大运河。随着一幅幅传世名画的徐徐展开,这部“纸上历史地理纪录片”按下了播放键,我们将在舟楫往来间穿行,从北京出发,南下杭州,途经9座历史文化名城,一路看地理、学历史、感受风土人情,倾听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还有运河上生生不息的传奇。

《我们的日子》

从2018年12月21日起,民俗学家、书画家何大齐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开设“老北京风情”专栏。如今,全部文图结集为厚厚的一大册出版,书名为《我们的日子》。4年多,200多组图文相辅相成,民俗图像志与个人口述史结合,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其价值突破了单纯的图画、影像或者文字。

《我们的日子》一大特色,是来自个人记忆深处的生活细节。有很多都是童年的味觉回忆,比如说立春吃妈妈亲手做的春饼、端午节吃妈妈给包的小枣粽子、入夏喝妈妈熬的荷叶粥、重阳节看妈妈蒸发糕。这也是中国母亲特有的对孩子爱的表示,总是在厨房里忙忙碌碌,为全家人准备各种吃食。“我总感到外面卖的粥颜色鲜亮,但味道不如家里母亲熬得香”,深沉的情感就蕴含在这字里行间。“一种食物的口味往往能成为人的一种感情,也寄托了对旧事旧景的记忆”。在最普通最家常的饮食里,蕴含着爱的回忆,温暖悠长、哀而不伤。

书中刻画了大量的手工艺人,有一些手工吃食我们今天还能在庙会或者是民俗街里看到,例如茶汤、面茶、豆腐脑、豌豆黄、炸灌肠,但是制作方式和售卖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以前炸灌肠的油是用猪大肠油,这种油炸出来的感觉酥脆、味道浓香,现在改用植物油,口感就不一样了。另外以前浇汁用的蒜不是刀切而是用杵臼捣烂,蒜香才能尽情地挥发出来。这些记述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化,但是更多的街头职业已经消失了,写书信的、剃头挑子的、卖挖耳勺的、擦皮鞋的、磨剪子修鞋的、编柳条筐的、摆旧货摊的、卖线头布头的、卖小金鱼的……他们不过是一些走街串巷的人,提供了民生的需要,挣的是很辛苦的钱。普通的人,普通的行业,在贫穷生活里努力生活下去的勤劳和坚韧,都让读者极其难忘。

《电影里的中国精神》

电影是一种受众广泛、影响深远的现代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上甘岭》《五朵金花》《小兵张嘎》《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等大批优秀影片相继问世,谱写了一部部壮烈的英雄赞歌、一曲曲动人的生命凯歌,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电影里的中国精神》精选了20部红色经典影片,以期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和卓绝奋斗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们,以弘扬中国精神。书中还介绍了每部影片的时代背景、情节梗概、创作手法和幕后故事,在字斟句酌中娓娓道来,激励青少年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健康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理想信念,塑造高尚的精神品格。

《电影里的中国精神》在设计上追求精益求精,特别凸显时代性、整体性、流畅性。书中插入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电影海报和经典剧照,图文搭配自然、和谐,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和艺术享受。此外,本书也是一次融媒体、立体化的开发尝试,书中每一部影片都配有片段视频和完整视频,读者扫码即可观看。数字影像与图片文字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拓展了阅读边界,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视听联动体验和阅读沉浸感。

《人间草木》

小说《人间草木》以陆子规和三位女性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安徽青螺镇的四十年农村改革历程。青螺镇是一个穷僻村镇,生于此地的陆子规,自少年时代便感受到了农村大包干前的贫穷和艰难。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是他拼命学习的动力。陆子规先后经历了两场爱情:他的初恋是乖乖女俞茹烟,上学期间二人相互关照和扶持,萌生爱意,可惜因产生误会而分开;另一场是与偏执的富家女顾鸿影,顾鸿影不顾家人反对爱上了穷小子陆子规,并在后期给予了陆诸多帮助。数年以后,几个人奔赴了不同的命运,却又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交织在一起。此时他们已经不局限于个人命运,而是融入大时代中,共同参与农村改革。

作品素材来源于安徽西部农村,以青年奋斗创业故事为脉络,艺术再现了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史料参照。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各异,内心冲突不断,在成长过程中积极面对困难,却又被时代洪流中的各种浪涛裹挟。如项宏所言,众生皆草木,唯有时代是青山。

《驼背上的梦想》

《驼背上的梦想》通过塔吉克孩子克服千难万险、求学逐梦的艰辛历程,讴歌塔吉克人高远的志向和勇敢坚韧的品格,展现基层干部为民分忧的情操,以及塔吉克人发自内心地对国家与政府努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感激之情。

2021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驼背上的梦想》即是一个很好的缩影和写照。书中过往的塔吉克孩子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求学经历一度非常艰苦,他们骑着骆驼或牦牛蹚冰河、没有鞋穿,他们爬悬崖、坐滑索,随时面临危险。后来,政府架桥修路,联通互联网络,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同时还为村民修建新居,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和村民收入。

《小水滴漫游记》

周吉敏的长篇童话《小水滴漫游记》是一部风格清新和煦的纯真之书。作者在温州4000余年文明史的观照下,怀抱对故乡的深切热爱,力图创作一部属于温州的儿童文学“百科全书”。

作者借小水滴之口道出了故事的主题——“一滴水可以去看世界,一滴水也可以照见一个世界”。在小水滴眼中,世间万物相生相近,物与物之间皆有感应,山水与人文互为辉映,其认识世界的方式深受中华传统美学“物我交融”思想的影响,这也是作者的审美旨趣和创作立场。

童话以小水滴穿越一条古老运河去看大海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分为春、夏、秋、冬、春五章,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往复。按地理区域分为瞿溪、新桥、瑞安古城等18节,顺应着塘河从三溪发源最终汇入东海的水脉走势。18节又分若干小节,每一小节选取最具温州特色的山川地理、历史人物、民间习俗、气象风物等展开细腻描述,与小水滴的漫游经历和所思所感融为一体。作品还在每小节开头将本节核心内容凝炼成几个富有诗意的关键词,指引阅读,增添形式美感。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