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是天津民间艺术三绝。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潍坊杨家埠是中国四大年画产地,其中杨柳青和桃花坞又有“南桃北柳”之称。小的时候每到过年家人就会买来一些年画,每次看到杨柳青年画都有一种很喜庆活泼的感觉,特别是经典圆头圆脑的胖娃娃。
泥人张
泥人张是天津市的传统美术,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是张明山。
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如今泥塑行业有跨越式发展,泥人张从技术工艺和管理上,都不一定是真正在线的。买个纪念,留个意义,泥人张还是当之无愧的。
天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在于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冯骥才的《泥人张》里写到: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天津的古文化街里就有一家泥人张,在这里旅客可以近距离看到手艺人制作泥人,别有一番风味!
风筝魏
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已有160余年历史,创始人为生活在清末民初的魏元泰。
好多人都说潍坊的风筝节,天津的风筝魏了解一下。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
在那之前的中国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魏元泰对此进行了创新,将木匠使用的榫卯结构运用到风筝的骨架中,使风筝可以折叠,一尺多长的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风筝魏”也因此在业内名声大噪。
相声
泥人张是天津市的传统美术,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是张明山。
相声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天津眼儿都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天津相声自成一派,以说为主,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像张寿臣的《限政部》,小蘑菇的《牙粉袋》,马三立的《开粥厂》、《卖挂票》、《买猴》等作品讽刺意味强烈,是天津相声的代表。感兴趣可以去相声茶馆听听。
天津品”天津三绝“,”听茶馆相声“已经在全国叫响。台上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演员穿着长袍马褂,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台下数十上百位观众品着盖碗茶、嗑着瓜子,笑声不断,掌声不绝……表演原汁原味、形式贴近群众、票价相对低廉使得天津茶馆相声越来越火爆。
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指的是京东方言唱的大鼓。
此京东,非彼京东。这里京东是指通县、三河、武清、宝坻、蓟县、香河、宁河等县。其实天津曲艺方面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级非遗,比如评剧,赵丽蓉老师的嗯哼、麻辣鸡丝,河北梆子在相声里听过,像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津门法鼓、天津时调、锣鼓艺术等。
京东大鼓是中国北方京东一带人民喜闻乐见、颇受喜爱的曲艺形式,是京东地区人民的文化载体,经典剧目主要有《王婆骂鸡》、《耗子告猫》、《大八义》、《小八义》等。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申报的京东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族重刀武术
回族重刀武术,天津市回族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津门回族重刀武术原名“曹门刀式”,是由津门大侠曹金藻老先生遗留下来的一套刀法。清朝末年,曹金藻组建起天津第一家回族武馆——“市隐国术社”,广招弟子,传授武功、刀法。后经过其子曹克明的丰富和创新,回族重刀成为一套完整独特的刀法,以家族内授的方式不断丰富延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成为天津武术一枚醒目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