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1964年创作的《大闹天宫》作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为纪念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历程,上海交响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委约作曲家刘索拉创作的重磅新作——交响舞曲《大闹天宫》,将于2023年10月5日于保利剧院亮相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作曲家刘索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先生。创作过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及大批影视音乐、管弦乐队、舞蹈音乐、人声艺术及大批民乐综合乐队作品等,曾在欧洲与国内巡演,深受好评。
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刘索拉曾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为观众们带来《天地图腾》刘索拉与朋友们音乐会,通过多人多声部对能量以及丰富的打击乐语言,带来天、地、人、动物的磁场间的交流,将传统的中国节奏以新的风声进入年轻人的耳朵。今年,刘索拉作品再度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
动画片《大闹天宫》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和传统节拍的特色,启发了刘索拉的创作,于是交响舞曲《大闹天宫》在音乐风格上,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运用到唢呐、锣、钹等多种中国传统乐器;并在其中加入现代爵士风格的创作,用丰富的音乐层次为孙悟空天假一抹神秘色彩,集合了民间音乐元素、现代音乐趣味、民族乐器色彩、爵士乐到灵动以及管弦乐的交响性,共同营造出叱咤风云的孙悟空形象。在整体的视觉与音乐呈现上,刘索拉更加突出孙悟空角色的塑造,讲述了孙悟空在取经之前怒反天庭的故事,将这位嫉恶如仇、脾气火爆、有着强大法力的顽皮神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刘索拉看来,“这部作品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叙事风格和热闹氛围,而不囿于西方音乐的结构。它如同一部庆典舞曲,是流淌着中国传统韵律的当代音乐作品。” 创作这部舞曲对她而言是一种疗愈。“生病之前,我很悲观。但出乎我意料,创作这个作品让我变得乐观起来,从音乐中你就能感受到。听了它你会想要纵情舞蹈。”
对于刘索拉而言,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的创作过程不啻为生命力的狂欢。刘索拉说,这部动画片启发了她为年轻人创作一部有中国传统节奏的交响舞曲,在律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节奏和当代精神的联系。这场视听盛宴,将以《大闹天宫》动画片为基础,采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乐队随影片放映而同步演奏的艺术形式呈现,由指挥家张洁敏领衔上海交响乐团、“刘索拉与朋友们”共同演绎。刘索拉用八个月的时间将这个家喻户晓的动画片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用当代音乐风格纪念中国动画百年,讲述中国神话,这也正是北京国际音乐节25年来始终坚持的艺术理念——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演出信息
时间:10月5日 星期四 19:30
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
吉他:刘义军
中国打击乐:乔佳
中国打击乐:董羿琳
中国打击乐:张彦
中国打击乐:王林峰
琵琶:程雨雨
琵琶:陈甦超
钢琴:杨季尔
作曲家:刘索拉
乐团:上海交响乐团
指挥:张洁敏
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上海交响乐团联合委约
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