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个独特的城市,清末时期,八国联军,天津沦陷,租界文化出现;民国时期,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数以百计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遗老进入天津租界避难,并图谋复辟。
这些历史,给天津带来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对于传统文化,也是异宇的关注,正是民族情怀,使得这些非遗文化依旧熠熠生辉,值得我们了解;
同时,天津非遗文化也“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是23届天津理工大学设计考研真题: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题的手绘;
下面小编整理了天津的几个非遗文化,并且配以可参考的插画作品参考。
01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其制作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
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色彩素雅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手绘画面可用的素材:年画娃娃;年画中的鲤鱼、荷叶等,同时要有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的呈现等
02天津泥人张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泥人张"彩塑艺术取材于神话、戏剧、小说以及现实生活,通过"塑造"与"绘色"不仅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随类赋彩"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气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综合了中国文艺传统的抒情和线的艺术。
"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两大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才有大的感觉,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
手绘画面可用的素材:人物的塑造、捏泥人的过程,摊位的热闹,制作工艺等
03风筝魏
天津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鹰、蝴蝶、燕子、仙鹤、凤凰、蜻蜓等等。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
风筝魏的革新里还有一个绝活叫蒲绷。就是拿蒲草做成弓弦,搁在风筝上发出声响。
手绘画面可用的素材:风筝可用于分隔画面,即可成为画面的主体物;结合制作工艺;各种不同的风筝;放风筝的节日、场景、人物。
04相声
相声,大家都不陌生;天津哽儿都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天津相声自称一派,以说为主,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
手绘画面可用的素材:快板、扇子、服装;相声茶馆的场景,舞台构造;著名的相声演员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