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让我们在初冬的微风里,翻开书页,追寻诗意与远方。
《吃喝玩乐在唐朝》
作者: 石继航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10月
本书简介:
你对唐朝的印象不会还停留在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等国家大事上吧?你知道唐朝的普通人是怎样吃喝玩乐的吗?唐朝人尤其是盛唐人,渴望建功立业,不惧艰难,不惜身命,但是他们也从不拒绝娱乐游玩。
用正史中的制度、礼仪筑牢骨架,以笔记中的逸闻、琐事丰富血肉,通过文献、文物钩沉出唐人吃、喝、玩、乐的琐碎生活!
本书通过吃喝玩乐 4个大主题、15个小话题阐述唐朝人的日常生活,说制度、讲礼仪扎实深厚,更引用了许多唐人笔记中的逸闻琐事,绝对靠谱又有趣。
本书主要引用唐代文献,而且采用了诗史互证的手法,个别地方扩充以其他朝代的相关资料,拓宽读者的视野,或者做纵向对比。同时随文措置100多幅图片,直观再现大唐的风貌。
作者简介:
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 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特邀撰稿人及文学顾问,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总冠军,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达人。有多部作品在中华书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共出版《宋朝的腔调》《长安月下红袖香》《唐朝入仕生存指南》等古典文化类图书39种,其中4部作品被中国香港三联书店和中国台湾诚品书店出版发行繁体字版。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作者: 周月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年10月
本书简介:
五四思想界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复调,新文化方案多元互歧;二是竞争,各方案之间互竞互渗。本书研究的是以梁启超为核心的"研究系"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我们通常熟知的新文化运动"之外"的运动,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不同,已超越于(beyond)"民主"与"科学"。但同时,它又不是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创造新文化运动的建设性力量。全书通过对蓝公武、张东荪、张君劢等人及其主持的《学灯》《国民公报》《解放与改造》等报刊的分析,深入阐发“梁启超系”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与主张,呈现了新文化运动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的生态。"研究系"在不同时期成为北大师生辈的反对者、竞争者、合作者,双方呈"竞流相",在五四时期深刻影响着《新青年》,也塑造着整个新文化运动。
作者简介:
周月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浙江海宁人,1979年生。2004年、2006年先后获浙江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者(2017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访学者(2019年),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人(2022年)。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社会。
《碌碌有为 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作者: 王笛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2年10月
本书简介:
了解过去的中国社会,对我们今天的普通人来说,重要吗?
我们今天的文化、传统、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仍然深受过去长期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传统影响。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自在地活好当下。
而通常,我们了解的历史,多是王侯将相、知识精英、英雄豪杰,少了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则聚焦微历史,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人口的变迁、衣食住行、农村和城市的形成、秘密社会、风俗习惯、文人与教育、宗教信仰、法律与社会、宗族与家庭等等,让大家看到更细节的中国。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人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服饰是如何反映阶层和社会变迁的?厨房里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什么样的关系?古代的轿子、车、船有什么独特发展历程?从集市到城镇,这种流通与集散的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真实的“勾栏”“瓦舍”是我们以为的勾栏、瓦舍吗?古人为什么喜欢翻老黄历?“十里不同俗”,传统社区的人们是靠什么凝聚起来的?古代真的无“礼”寸步难行吗?
下卷“家、群体和法律”,则讲述家族、群体和法律。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宗族力量不容小觑,那宗族是一个使钱生钱的公司吗?在传统的儒家社会,法律的制定是从哪里出发的?传统社会的那些酷刑与刑具,是怎么发明出来的?除了庙堂,江湖上的三教九流、黑帮会社靠什么来管理?中国传统社会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们真的都“书画琴棋诗酒花”,诗意地栖居?
看历史就像看电影,我们会看到全景、中景,但更真实的情景可能来自近景与细节。我们只有把历史放在显微镜下,倾听普通人的声音,才能看到更鲜活、更有血有肉的历史,感受中国社会的烟火与温度。
作者简介: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
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学术代表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中英文)、《茶馆》(两卷本,中英文)、《袍哥》(中英文)、《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著有非虚构历史读物《消失的古城》《那间街角的茶铺》。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学术名家手稿》
作者: 陈建龙 / 邹新明 主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年10月
北京大学自建校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间名家辈出,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北大学术名家手稿》精选北大一百多年来9位学术名家手稿,进行影印整理,即胡适《逼上梁山》(《四十自述》的一章)、《说儒》,邓以蛰《山水画的南北宗》、冯友兰《论理气阴阳》、朱光潜《新科学》译稿、王力《汉语语音史》、邓广铭《陈龙川传》、张岱年《唯物主义与道德理想》、侯仁之《海淀园林区的开发与北京大学校园》、王瑶《坷坎略记》《守制杂记》。这些名家在各自的领域或有开创之功,或为集大成者,手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论文、专著、自传、译稿等多种形式,既有文献价值,同时还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将这些手稿汇编影印整理出版,并附以简明解题文字,读者阅读使用的同时,也可由此深入了解北大优良学术传统及学术名家的学术风采和精神魅力。
《花朵与探险 玛丽安娜·诺斯的艺术世界》
作者: [英]玛丽安娜·诺斯 著 / 祝羽捷 导读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2年11月
本书简介:
本书收录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玛丽安娜·诺斯画廊的约400幅作品,以诺斯的旅行目的地和时间线重新梳理归类,植物肖像、风景写生、人文古迹、当地生活……翻阅本书,就像跟随这位勇敢、敏锐且热情的女探险家,开启一个丰富而未知的自然世界。本书同时选编了《诺斯画廊官方指南》中的地点与植物介绍,更为详细地对每幅作品进行科学解读,并对当时的植物学名重新校订,植物学参考价值高。玛丽安娜·诺斯被达尔文奉为“缪斯女神”,她的画廊被维多利亚女王称为“国家的礼物”。邱园院长约瑟夫·胡克评价这些作品为“植物王国的奇迹”;邱园图书馆艺术与档案馆馆长克里斯托弗·米尔斯称本书献给所有“视画廊为珍贵朋友的人,还有到目前为止不能把图像资料带回家随意翻阅的人”。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官方提供高清大图印刷,媲美画廊原作质感。画作中这些姹紫嫣红的花朵们既是艺术的创造,又是科学的宝藏。对喜爱艺术、植物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座“纸上植物园”,既能足不出户游览邱园的诺斯画廊,更能“收藏地球上所有的花”。
作者简介:
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 1830—1890),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博物学家及植物画家。1869年父亲去世后,她决定继续周游世界,独自跋涉丛林,露宿郊野,用画笔记录植物与自然世界,足迹遍布六大洲16国,并发现很多新物种。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玛丽安娜·诺斯画廊成为世界上专门为女性艺术家设立的机构。诺斯的才华同样赢得了包括达尔文在内的诸多科学家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