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一座在海淀区北部的阳台山南麓的千年古刹,始建于辽代,金代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代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秋日的大觉寺是最值得一去的,近千年的历史遗存下丰富的古迹,它不仅有巍峨古朴的建筑,庄严肃穆的造像,精湛独特的艺术,而且还有长达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其中千年的银杏树更是名噪京华,久负盛名。
严格讲秋天已经结束了,已过立冬时节,降温、大风、阴雨甚至飘雪,都表明冬天已经来临。在这时候去大觉寺,我不知道还能遇到一个怎样的它。
无量寿佛殿前北侧的雄银杏树,树龄已逾千年,人称"银杏树王"。此树高达30多米,远远超出大殿的顶部,浓荫时遮盖了大半个院子,树干之粗要六七个成人手牵手方能围拢。
乾隆帝曾为此树赋诗一首"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苍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此诗就刻在寺内龙王堂边的假山石之上。
北玉兰院的“九子抱母”树为雌树,树龄300余年。树的主干周围生长出9棵小树,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树叶也已经稀稀落落了,结了不少的银杏果。
大觉寺的白塔是一座藏传覆钵式白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建造年代史学家有不同的见解,有说是辽塔的,也有说是清乾陵年间建造的迦陵禅师舍利塔。
古树、古塔、古寺相伴的岁月中,并肩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见证了世间的变迁与沧桑。千百年来人来人往,古人们与我们在欣赏秋色时怕是都渴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吧。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