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贡院始建于清,是我国北方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科举场所,分为文武两个考场,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见证。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雄伟,为研究清代建筑艺术及科举考试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贡院平面呈方形,占地2.21公顷,由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五座主体建筑构成。
影壁不仅具有装饰和遮蔽的作用,还是考后揭榜的地方。大门为考场的入口,也是对考生进行点名搜身的场所。
魁阁号舍,它是考秀才的正式考场。整体建筑为半四角攒尖顶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全貌呈品字形罗列,犹如鸿雁振翅高飞,凌空翱翔,这种建筑形式,是定州贡院所独创的。
后楼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兼做住宿用。贡院除了文考场还有一座武考场,就在文考场的东侧。
进入武考场,最南侧是一面影壁墙,墙中间的“武”字尤为醒目。
考场北端是演武厅、文昌宫、后宫,演武厅是在进行武科外场考试时,考官进行观场评判的地方,也是临时休息的场所。
演武厅和影壁墙之间有一条通道,通道东侧是一条长长的“跑马道”,用石子铺设而成,是考生参加马射项目时所用的跑道。“马上箭法”是武考的第一场比试,应试者要驰马三趟,发箭九支,三箭中靶才为合格。
“跑马道”的东侧是步射考场,雪白的围墙上,悬挂着4个亮眼的箭靶。据介绍,应试者也需九发三中才为合格。
通道西侧设置了3个比武台,以古代的武举考试内容为主题,由北向南依次放置了武硬弓、武科刀、武科石等比试器材。
这3个比武台对应的考试项目分别为拉硬功、舞大刀和拿石质子,此三项为“技勇”考试项目,用于测试考生臂力。
此外,考场中还随处可见以“武科石”为造型元素设计的景观坐凳,既符合考场的文化主题,又方便游客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