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胡同里的“红色地标”,接受精神洗礼

  • 2024-01-18 19:28: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是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的聚集地和传承地,拥有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

近日,经过更新改造后的赵家楼遗址重新对外开放,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本期,文旅君就带您探访北京胡同里的“红色地标”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接受精神洗礼。

第01站赵家楼遗址

东总布胡同与金宝街之间一片静谧的胡同院落中,藏着五四运动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赵家楼。近日,经过更新改造后的赵家楼遗址重新对外开放,在此经营的赵家楼饭店也重张开业。

据了解,赵家楼原为明代隆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的宅邸,后在民国时期成为曹汝霖的宅邸,因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事件而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曹汝霖旧宅被拆除,在原址建起了新房。2002年,赵家楼遗址对外开放,同时作为赵家楼饭店经营。

更新改造后的赵家楼饭店迎来了全面升级,饭店内191个房间经过重新优化设计,更加明亮舒适,并新增大堂酒廊和特色餐厅。

此外,重新开业的赵家楼饭店大堂里还开设了展览区域。展览围绕赵家楼溯源、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薪火相传四个主题展开。现场复刻了李大钊的办公场景,游客还可以通过古老的电话机收听到邵飘萍等革命志士的声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赵家楼胡同1号

第02站蒙藏学校旧址

繁华的西单商业街,一座古朴静谧的院落藏身其间。百年前,李大钊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乌兰夫、李裕智、多松年等少数民族进步青年曾在这里学习,少数民族的革命火种在这里点燃,由他们播撒至全国各地。

这里就是蒙藏学校旧址。它的前身是康熙的姑姑、皇太极第十四女恪纯和硕长公主——建宁公主的府邸。公主府旁边还有一座附属的额驸府,当年额驸吴应熊就在此居住。

旧址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西院是展览区,东院是体验区。

西院设“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420余张照片,280余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带领游客领略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东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分为服饰、美术、文学、医药、音乐、舞蹈等专题体验空间,让游客更加生动地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

第03站《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推开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大门,一座面积不大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后的办公之地,也是当年陈独秀在北京时租住的地方。

推开朱门,穿越门廊,南房、北房、靠街门一间倒座小房怀抱一个青砖灰瓦的小院。西墙上,青铜浮雕绘制着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曾在此工作的场景,院中的鱼缸里,几尾红色小鱼欢快地游弋。

旧居北房、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与历史作用。

随着《觉醒年代》等庆祝建党百年题材的文艺作品走红,《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作为剧中重要场景之一,引发了“打卡”热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网红”地标,预约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

第04站京报馆旧址

从熙熙攘攘的菜市口十字路口拐进幽静的胡同里,步行不到10分钟,青砖灰瓦间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这里是西城区椿树街道魏染胡同30号、32号,曾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京报馆旧址,同时也是邵飘萍故居。

在报馆时期,小楼一层是传达室和负责报纸销售及刊登广告的经营所,二层则是编辑部和经理室,编辑部里摆着两张黑色的长桌供编辑们工作。当年,报纸编好后,报样就被送到窗外的四合院内排版、校对,然后在自设的昭明印刷局印刷。出报后,报差将报纸送到北柳巷的报房里,再从报房发给卖报的小贩们。

如今,游客不仅可以通过“百年红色报刊专题展”“邵飘萍生平事迹专题展”等展览,重温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的红色往事,还可以“变身”与邵飘萍同时代的记者、学生、上班族等,换个身份逛旧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30号、32号

第05站北大二院旧址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55、59号一带原京师大学堂院内。该楼建于1904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化高等教育学校——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1919年改称北京大学第二院数学系楼,李大钊、陈独秀曾在此讲学。1919年3月,青年毛泽东在该楼第十六教室聆听李大钊授课。1920年5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曾在此举办庆祝五一劳动节等革命活动,这里也是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等早期组织的重要活动地。

近日,北大二院旧址挂牌“北京地区类博物馆”,正式纳入北京市博物馆序列。

馆内布设“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专题展”,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展览面积835平方米,展品472件,包含大量文物复制品、档案、图片、油画、场景复原及艺术装置,展现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的酝酿创建、发展壮大过程,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青年、引导进步社团、帮助北方主要城市建立党团组织等内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59号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