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
时间:2023年12月27日起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需持身份证件)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以「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为主题,共陈列超过1000件展品,以时间为轴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着重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2瓦列里·列德涅夫油画作品展
时间:2024年1月5日 - 1月16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将呈现俄罗斯艺术家、教育家瓦列里·列德涅夫1970年至2023年创作的逾百件油画作品,展示其现实主义绘画的特色与魅力,同时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瓦列里·列德涅夫1940年出生于科斯特罗马州,1970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其后长期任教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列德涅夫的创作延续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注重以真挚的感情描绘日常风景与生活事件,1999年荣获俄罗斯艺术领域最高荣誉「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
3葩华绽瑞 吉羽逢春北京画院藏花鸟画展
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2024年3月24日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需持身份证件)
本次展览将呈现北京画院收藏的48幅花鸟画,涵盖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于非闇等20世纪花鸟名家的作品,通过承古开新、推陈出新、繁荣复兴三个单元,梳理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发展流变历程。
4信步西东纪念童寯逝世四十周年绘画研究展
时间:2023年12月22日 - 2024年2月26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需预约)
为纪念建筑学家童寯(jùn)逝世四十周年,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他1930年代欧洲游学之旅时所绘水彩、速写等建筑绘画作品逾60幅,以这批画作为切入点,向观者展示童寯作为一名建筑师的研究力与思辨力,以及他在跨越东西的广阔视野下为中国建筑及园林事业所做的贡献。
5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
时间:2023年12月23日 - 2024年1月16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逾60件(套)中国美术馆馆藏20世纪黄山题材绘画及相关作品,涵盖黄宾虹、刘海粟、张大千、赖少其、吴冠中等近现代名家作品,展示艺术家笔下的壮丽江山,并以黄山为视角,观照20世纪中国绘画史。
62024 你好 Hello casa casa x 杜若云章
时间:2024年1月6日 - 3月3日
地点:casa casa北京店
casa casa 携手杜若云章画廊在北京共同策划“2024 你好 | 2024 Hello”,围绕生活、艺术、设计、家,将展开一次温馨愉悦、耐人寻味的对话。此次,甄选了系列值得收藏的经典设计,同时还呈现了十五世纪的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阿曼迪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埃贡·席勒(Egon Schiele)、丁雄泉(Walasse Ting),以及与我们共同生活于当下的著名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等六位艺术家的佳作。
7知行溯远两足运动动物
时间:2023年12月12日 - 2024年1月28日
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80余件标本及模型,介绍具有两足运动特征的动物类群。展览重点探讨人类两足直立行走的特征及全身骨骼应对直立行走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展示直立行走在不同演化阶段人群中的表现,并对人类两足直立行走的起源假说进行介绍。
8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
时间:2023年11月30日 - 2024年3月31日
地点:宋庄美术馆
本次展览聚焦《美术思潮》,展出相关书刊、手稿、画稿、照片、影像等文献,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背景中,梳理这一重要美术刊物的诞生、发展,及其前后起承的美术理论刊物脉络,重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现场。
9墨韵文脉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绘画展
时间:2023年12月9日 - 2024年3月1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本次展览将呈现逾90件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绘画精品,包括宋代杨婕妤《百花图》,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元代何澄《归庄图》、张渥《九歌图》,以及戴进、沈周、文徵明、陈淳、徐渭、董其昌、陈洪绶、王时敏、王翚、八大山人、石涛等明清名家画作,分两期展出。通过这些作品,观者可以感受山川之壮丽、花木之繁茂、鸟兽之欢趣、人物之传神,了解古代绘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面貌。
10素朴中国美术馆藏素描展
时间:2023年11月28日 - 2024年4月1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本次展览共呈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39件素描作品,时间跨度从20世纪世纪初到本世纪,涵盖吴作人、潘玉良、常玉、刘开渠、李斛、靳尚谊等几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展示素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11共同家园大自然的奇迹
时间:2023年11月16日开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地球历经亿万年的演化,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是包括人类在内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家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同家园——大自然的奇迹”展览,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生动展示自然界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缤纷景象。
12远古江南•海陆山河
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时间:2023年11月8日起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个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展览生动呈现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近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全方位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探索、保护历程,系统阐释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中华文明的风采。
13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
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时间:2023年9月28日-2024年1月15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分为“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锵金铿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教育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个篇章,以大师风采为主题,精心遴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和收藏机构的350余件名家珍品进行展示。
14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时间:2023年8月26日-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逾400件(套)古代至现代的德化白瓷,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展现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重要展品包括「何朝宗」款观音像、「筍江山人」款观音等传世精品,以及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出土、出水的德化瓷文物。
15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
时间:2023年3月3日开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以“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为主题,精心遴选馆藏50余件创作于15至19世纪的山水画作精品,通过“实景·佳致”“溪山·怡情”两个部分,突出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实”与“虚”两方面——画家的山川游历、行旅感怀与笔墨风格样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藉此探究古代中国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图像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古画与今人之间搭建起通畅的对话路径,完成一次中华美学的视觉与精神的山水旅程。
16中国古代佛造像
时间:2023年7月18日开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经改陈后,将于7月18日向公众重新开放。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之一,集中陈列了馆藏佛造像精品,通过馆藏造像诠释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17数说犀尊
时间:2023年5月30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最新尝试,依托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打造集三维数据采集、数据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智慧展厅,以此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
18中国古代瓷器展
时间:2023年1月18日起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厚典藏,遴选逾300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系统展示古代瓷器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中华古代瓷器的突出成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