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元宵节到来。在此期间,北京地区各文博单位推出类型多样的精彩展览。请收好这份“2024年二月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指南”,走进博物馆,度过一个难忘的新春佳节!
汇流澄鉴:故宫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展
故宫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于1983年在故宫博物院成立,是迄今全国唯一一家博物馆系统的出版社。
这是故宫首次采用“图书+文物”的展览形式,通过“创——成立紫禁城出版社”“塑——打造故宫出版品牌”“博——汇聚院藏文物精品”“谋——引领文博图书方向”“新——数字融合文化创意”五个单元的讲述,将故宫出版社建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徐徐展开。
展厅中,既有上千套精品图书垒起的“故宫书山”和“紫禁书城”,书山壮阔,书城巍峨,还有22件珍贵文物配展,其中不乏宋代五大名窑的精品瓷器,清乾隆碧玉交龙钮“古稀天子之宝”等珍稀文物。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4年2月25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本次展览以蜡像这种超写实主义的雕塑艺术为载体,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200余尊蜡像中精心挑选30尊英模人物作品展出。其中既有李大钊、向警予、方志敏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也有王进喜、雷锋等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既有鲁迅、聂耳、洗星海等为人民而创作的文艺巨匠,也有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以身许国的科学巨擘,既有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心系群众的人民公仆,也有罗阳、黄大年、黄文秀等苦干奋斗的时代楷模。
展览通过艺术化场景设计、英模文物展示、英模名言和故事解读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广大观众从中深切感受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
展览时间:2024年1月9日起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9展厅
龙吟书香——甲辰新春贺岁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龙之为字”“龙之形貌”“龙之历书”“人中之龙”“典籍载龙”五个单元。
“龙之为字”从龙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起源说起,说明了“龙”字对于中华文明乃至东亚文化圈的特殊意义,并通过展示“龙”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至楷书的演变,显示“龙”字悠长的应用历史、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龙之形貌”介绍了龙的身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性,通过图文形式展示新石器时代玉石龙、夏时期绿松石龙形器、商时期虎头龙身像、春秋时期的龙耳簋、汉时期青龙瓦当、东晋时期《洛神赋图》、唐时期铜坐龙、元时期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明时期孙玉泉千镫寸玉龙纹墨等出土文物、生活用品和字画,直观体现不同时期龙之形貌的区别。
“龙之历书”简单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历谱、敦煌出土的唐代具注历日、清代时宪书等,并选取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明、清三朝龙年历书,全面介绍了其中涉及内容、内涵及价值,以恭贺甲辰新春之喜。
“人中之龙”则选取历代名人中龙年出生的9人,始于东汉的班固、班超兄弟,止于近代吴昌硕、缪荃孙,回顾其人生平及成就,以展现龙的传人之卓特者。
“典籍载龙”依托《周易》《山海经》《史记》《东西晋演义》《有夏志传》《后西游记》等历代典籍中载录的龙,展现龙文化之源远流长,以及其借助文献的记载、衍化与传播而日渐丰富的意蕴,揭示龙渗透于中华文明的几乎所有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人文符号的历程。
展览时间:2024年2月2日起
展览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
龙跃黔海——贵州三叠纪的海洋世界展览
本次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邓氏贵州鱼龙、关岭鱼龙、胡氏贵州龙等丰富、独特且保存精美的鱼龙化石标本约50件。综合展板、多媒体视频等多种现代视听形式,全方面、多角度地向观众介绍鱼龙等古生物学知识、展示科学家发现鱼龙等化石的探寻过程和研究方法,揭示三叠纪时期海洋生命的演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鱼龙是一类生活在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其外形类似于现代的海豚。鱼龙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灭绝。目前发现的鱼龙物种数量超过100种,平均体长2至4米,体型最大的鱼龙体型长度可达20-25米,是侏罗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
本次展出的化石标本主要来自贵州“关岭生物群”,该生物群形成于距今约2.2亿年的晚三叠纪时期,包含大量保存精美的海百合、海生爬行动物、鱼类和菊石化石,对于研究晚三叠纪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系、古地理学、埋藏学和地层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4年3月17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2024(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
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既有纪年的功能,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邮票具有记载历史、传播知识、彰显精神的重要功能,被誉为“国家名片”。生肖邮票的发行是生肖文化和集邮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024年甲辰龙年来临之际,中国邮政于2024年1月5日发行《甲辰年》特种邮票。为更好地传播生肖龙文化,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特推出“2024(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本次邮展汇集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澳门邮电、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以及24个国家发行的62套76种龙年生肖邮资票品,是一场世界龙年生肖邮票的荟萃之展。
展览时间:2024年2月1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一层
蛟龙呈祥——古陶文明博物馆藏文物上的龙展
龙,是古代中国人借助于自然界中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龙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龙常常被称为“鳞族之长”“众兽之君”“祥瑞神兽”。
本次展览是龙年将至的专题展览,展览分为:蛟龙初现、战国燕文物上的龙、战国秦文物上的龙、汉代文物上的龙四个部分,展出近70件文物展品,近10件拓片展品。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4年3月1日
展览地点:古陶文明博物馆
入窑一色,出窑千彩——非遗|瓷板画展
瓷板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瓷板画的出现,是中国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完善的结果。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4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