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华夏文明,如果用一个字贯穿始终,那便是“福”字。福,是古老、吉祥、受欢迎的汉字。京城有不少寻“福”好去处,一起去打卡吧。
逛:恭王府博物馆
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建立在恭王府遗址基础上,是以王府历史文化为研究展示传播核心的社区博物馆,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恭王府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对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见证了清王朝由胜至衰的整个历史过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说。
恭王府处处可见福文化的踪迹,建筑中大量运用象征福气与富贵的吉祥符号,无论是细微的装饰、图样,或大型的构件与量体,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最著名的当属福字碑。福字碑位于秘云洞内,是由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这块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碑前的地上有一副用碎石子摆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方方正正,清晰可见。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此福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多福轩俗称“藤萝院”,恭亲王时期称之谓“多福轩”,是王府的穿堂客厅。殿内正中悬挂“同德延禧”匾额,四壁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皆悬挂福寿字匾,这些福寿字均写于红色方纸之上(即“斗方”)呈梭形摆放,一福一寿成对制成匾额。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都要亲自书写“福”“寿”字,颁赐给王、公、大臣、后妃。逢重大生日庆典,还会加赐“寿”字。按惯例,旧年的福寿字斗方不能揭去,而是将新赐的福寿字斗方直接贴在旧的上面,取“增福添寿”之意。目前,多福轩可参观院落,室内不对外开放。
2月2日至2月24日,恭王府博物馆推出以“‘蝠逗儿’贺新春·福满京城”为主题的迎春送福活动,恭博新IP“蝠逗儿”亮相,并通过形式多样、寓意丰富的内容喜迎龙年的到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购:侨福芳草地
紧邻北京CBD的侨福芳草地,不仅是一家商场,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在京城,它以巧妙的室内设计、抽象的雕塑作品、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让人目不暇接的美食引来大批消费者和参观者。
侨福芳草地围绕“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的独特定位,打破艺术与商业固有边界,让艺术与现代建筑共奏华美乐章。
这里高高低低的公共平台、悬索廊桥、空中花园彼此穿插,加上建筑周边的下沉花园和通向不同方向的廊桥,人们可以随时、便捷地进入到中庭,流连于丰富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小品之间,随时欣赏摆放在各处的艺术品。
商场十层为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非盈利空间——侨福当代美术馆,不定期举办一些展览,涵盖了绘画、行为艺术等当代艺术类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
观:风起山海,闽在福中——民俗里的福文化展
1月16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风起山海,闽在福中——民俗里的福文化展”对外开放。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福文化蔚为大观,八闽文化均是“福”文化在福建的具体表现。
本次展览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88件/套,讲述了以“福”字为核心的福建传统福文化故事,展线从民间传统“五福文化”出发,介绍了八闽百姓出生、求仕、婚嫁、做寿等方面的传统习俗。观众徜徉在八闽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图文资料和民俗文物了解融汇于闽地闽人、闽山闽水、闽风闽俗中的福建福文化,感受闽地百姓对“福”的向往与追求,探知福建人民的生活理想与价值观念。
展期:2024.1.16-2.26
展馆:北京鲁迅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