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非遗项目县级非遗——涉县古法制香

  • 2024-02-22 21:10:00
  • 涉县文化馆

所属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批次:第五批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以香计时,将时空变化和对天神的敬畏浓缩在这柱袅袅香品之中。烧香祭祀已经成为民间习俗,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以及庙宇道观的祈福祷愿。民间百姓把买香说为请香,亦视为虔诚。被誉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的涉县,汉时置县,距今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千年古县,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形成北齐文化,女娲文化、石窟文化等文化脉系。涉县地理位置处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深山古韵幽,庙宇如灿珠洒落,以女娲文化为根基的娲皇宫具有鲜明的根祖文化特色,每年的祭祀仪式隆重浩大。清泉寺、静因寺、熊耳寺、柏台寺也是信众如林,香火鼎盛。

中国的香文化始于春秋,成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涉县的土法制香由来已久,这里山场林地密布,制香原料为柏树叶。香,也称神香、佛香,在古时一为计时,二为祭祀。但是现代人最不熟悉的第三个用途是----净化空气,调养身心,助眠养生。今天还保持古法制香的是索堡镇高家庄的陈二平。陈二平和妻子都是从年少时跟祖辈学习制香技艺,这些年下来,他们依托娲皇宫的祭祀盛景,制香生意效益很好,旺季时购香的外地顾客络绎不绝,销往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尽管销路畅通,但是因为他们的香是传统手工技艺古法制香,成本高,相应的售卖价格就略高。

传统制香技艺过程:采摘柏树叶及枝条,还有一部分是掺些中药材,如甘草、远志等均是古法制香中需要的药材。采摘的原材料磨成粉末,绿色的是柏树叶和一些粘性很强的榆皮面粉末,混合在一起,双手用力反复揉搓成团。制作一根香,从取材到成香有十多道工序。选料、炮制、打粉、和香泥、成型、阴干。每道工序都无任何化学成分的添加,才能制做出天然香品。

一般上等的檀香、沉香为香品。燃香品茶,家庭会友和堂所友聚会燃香增加气氛,显示雅趣和环境档次。现在陈二平一家用传统手工技艺制香为线香,线香虽然为普通香,除了可用于家庭和寺庙祭祀,还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因为都是天然的草木、药科,用于香品和驱蚊、助眠的作用。

如今,在时代快车的疾驰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倍增,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寻求慢生活,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养生,在喧嚣中寻求安静和回归,陈二平一家生产的天然线香恰好迎合了大家需要缓解疲劳、清新空气、助眠养神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即得无穷意,遇此一炷香”。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意象里,想要找到典雅清幽的不难,找到温婉浪漫不难,但是把所有这一切凝结在一起的大概只有“香”了。传承传统的制香技艺,来自于陈二平的祖辈传承而来,陈二平作为第五代传统制香的传承人,用天然原料,维持万物的自然全貌,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学药剂、色素、香精,以最自然质朴的方式完整呈现。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