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非遗项目县级非遗——申氏盐焗鸡(焖鱼)

  • 2024-02-22 22:09:00
  • 涉县文化馆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批次:第六批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盐焗鸡,听起来是南方的一种盐卤特色食品,但是,经过百年沧桑的传承,已经成为太行山区富有北方地域特色的传统风味美食。申正华是申氏盐焗鸡(焖鱼)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祖上经商,祖爷常南北往来,涉县原隶属山西管辖,秉持晋商传统,申正华祖爷常往南方贩货,山珍特产花椒核桃等。往返时间久长,途中裹腹之食带家乡的咸菜窝头炒面。返回时带久存不腐的南方盐焗鸡 ,长途跋涉佐餐美味。盐焗鸡本是流行于广东的客家菜,原料是当地的三黄鸡,肥美脂肪丰满,吃起来皮脆骨软,肥而不腻,南方口味中咸中带甜。到申正华爷爷这一代,已经把南方的盐焗鸡融进北方人的生活,传承中改进成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爷爷申发福出生于清末民初,距今已经一百二十多年,爷爷用太行山当地散养土鸡做盐焗鸡,其特点更适合太行山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感,去掉南方做盐焗鸡的糖,太行山土鸡生性自由好动,肉质细腻结实无脂肪,用当地的佐料做出的鸡肉紧实不柴,鲜美有嚼劲。申正华听从父亲的嘱托,跟父亲学习盐焗鸡和焖鱼的技艺,从九十年代开始,迄今已经有近三十年,申氏盐焗鸡焖鱼也在申正华的传承下四方闻名。现在,申正华和妻子张金梅及儿子申琦琦和女儿申瑶瑶,都继承了盐焗鸡和焖鱼的传统技艺。

盐焗鸡顾名思义以大颗粒海盐为主,在盐焗的过程中,把盐粒的矿物质、微量元素都焗进鸡肉里,保持鸡肉的鲜美和营养。盐焗完成后,把盐清洗掉,把鸡盘起来,放到冰箱6至8小时作排酸处理。以前爷爷和父亲做盐焗鸡没有冰箱做排酸处理,就把鸡放到水窖里自然排酸,不排酸会影响鸡肉的口感。此盐焗鸡含有大量钙、镁等微量元素。因此,盐焗鸡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

焖鱼:申氏焖鱼也是申正华从祖上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选用清漳河肥美的漳河鲤鱼做焖鱼,因为本地清漳鲤鱼没有土腥味,重量在两斤以内。宰杀去内脏,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把鱼里的血水泡掉,凉水排酸处理。两个小时后再用清水加少许盐处理。每条鱼用竹篦子包起来,整齐摆放在大盆中,加上生抽、老抽、料酒、八角、白芷、桂皮、肉蔻,最重要的是加上涉县当地的十里香花椒,也称土椒等二十多种佐料,用大篦子压住盆里的鲤鱼,加水开始焖制。特点:骨酥肉软,营养丰富。焖鱼有两种口味,一种是酱香味,焖制时加上豆瓣酱,一种是五香味,焖制时加上炒香的黄豆和盐。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