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武术

  • 2024-03-04 16:07:00
  • 沧州文旅

沧州武术沧州市传统音乐市级第一批非遗项目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毅、勤劳、勇敢、豪迈、直爽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独特,讲武求备,尚武图存,武技广播蔚成风气,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因运河漕运的发展,“保镖业”的发达产生和发展,漕运发达时期有“镖不喊沧州”之说。据史料记载,沧州民间武术,源于春秋,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经形成,至清末,武乡威名远扬海外。经历代薪火相传,到清末民初,臻至鼎盛,有“小梁山”之称。千百年来,沧州武术名扬八方,遍及华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沧州作为全国首批地级市武术之乡,其传统武术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个性特征。(1)源远流长的历史性特征。兴于明,盛于清。(2)门派众多的丰富性特征。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拳械门派多达53种,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40.3%。(3)独树一帜的稀有性特征。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有八大门派为沧州所独有。(4)兼收并蓄的共存性特征。(5)名家辈出的传奇性特征。(6)刚劲威猛的技击性特征。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长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具有刚猛骠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速度快、力度大、讲究实战;(7)底蕴深厚的文化性特征。沧州武术在一招一式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内外、刚柔、方圆、天地、义理等哲学无素和基本理念,渗透着儒、释、道多种思想和意蕴,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

沧州武术,在被称为“国术”的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根植于民间的中华武术的源头、缩影和集大成者,是古老中华武术的重要遗存。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