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美食你吃过哪几种?

  • 2024-03-09 19:35:00
  • 精彩鹿泉

在鹿泉有许多的美食只是想想都会让你流口水,可这些身在鹿泉的美食你都吃过几样呢,快来数数顺便也回味下它们的美味吧。

大锅菜肉浇头

大锅菜,鹿泉俗称为熬菜,也有称其为烩菜的叫法,是北方农村普遍流行的菜品之一。大锅菜,顾名思义就是用大锅做的菜,因在制作时有一段熬炖的过程,鹿泉人就习惯的称为熬菜。

大锅菜胜在菜多,茄子、冬瓜、土豆、白菜、豆角、猪肉、粉条、炸豆腐……材料丰富越熬越香。

锅贴饼子

老鹿泉人,人家一口大铁锅,锅贴饼子更是家里常备的干粮之一。大锅下面煮饭菜,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玉米面、白面两掺的饼子贴在高温的锅壁上。

饼子在锅里一边蒸一边烤,双面受热,贴着锅壁的一面,有着一层脆香的饹馇,饼子还可以将菜叶、枣子掺在面团里,现在还有带馅料的贴饼子,香酥可口,营养健康。

扒糕

扒糕是由荞麦面制成的一种北方民间小吃。荞麦面粉熬成灰色糊状,团拍成小饼放入凉水盆中固定形状后切块食用,坐在扒糕车的小摊旁,手拿一把小木叉,一盘现切扒糕蘸现调蒜汁,你有没有这么样的吃扒糕经历?还有不少人买回家当个下酒菜,怎一个美字了得。

羊杂汤

羊汤是羊杂汤、羊肉汤的总称,因汤而出名。羊汤的俗称叫羊杂割(获鹿方言读gao音),是鹿泉人在冬季喜食的民间小吃,多为寒冷冬天早午饭的美餐。

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是鹿泉一种传统民间小吃,历史悠久。其因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缸壁烘烤的工艺人称缸炉烧饼。缸炉烧饼具有香、酥、脆的特点,偷偷告诉你一个最美的吃法:羊汤、大锅菜配个热乎酥脆的缸炉烧饼,保你吃完忘不了。

缸炉烧饼的特点:四角方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酥脆清香。鹿泉城区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要说获鹿城缸炉烧饼出名的当属西关街(即获鹿城六街村)。

饹饾

饹饾是杂粮细做的传统食物,清代获鹿旱码头鼎盛时期,由山西平定大粮行的厨师,把家乡称作“米芯”的做法传于获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因其长度在半寸左右,吃起来柔软光滑又劲道,煮在锅里时象河边浅水中集密成群的蝌蚪,获鹿人便广称“饹饾”。因制作时得使用一种称作“饹饾床”的炊具,另有一形似小褥锄的铁锄,反手握把,放饹饾床上,将表面的面团用力推擦,就把制作技巧称为“擦饹饾”。

卷煎假肉

卷煎假肉是一种以面食为主料,通过煎、炒、炸、汆、蒸等加工方法而做出的系列菜肴,由糖卷煎、菜卷煎、溜溜渣丸子和假肉组成。原料以面为主,故有“四面菜”的别称。卷煎假肉的发祥地在鹿泉区南部铜冶镇北故邑村。

咸食

咸食,北方常见的一种面食,跨地域叫法不尽相同,获鹿城周围叫“咸食”,北边几个乡镇叫“面圈”。做法大体相同。咸食做法简单,就是“摊”面糊,现在很多家庭作为早餐主食。

烧饼捉肉

烧饼捉肉,是老获鹿人将获鹿的老获鹿熏肉、猪头肉等肉类和缸炉烧饼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也算是人间美味了!烧饼捉肉,就好像烧饼张嘴生动地捉住了熏肉,半藏半漏、诱人垂涎!

在鹿泉城东的老院子,专用老获鹿熏肉和缸炉烧饼结合做的烧饼捉肉。老获鹿熏肉需要用果木的或松木的锯末点火熏制,咬一口熏肉就能常出它纯正的老手艺,老获鹿缸炉烧饼更是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这两种人间美味搭配在一起会牢牢地抓住你的胃。

炸花花

炸花花是鹿泉北部乡镇春节特色小吃,是过年时的特色小吃,至今还保留着。炸花花香甜软糯,旧时逢年过节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