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古,在皇家园林、在名人故居、在胡同老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70余年的建都史为北京城处处留下人文古迹,与之相伴相生的,是散布于城市与乡间的那些威严挺拔的古树名木。红墙碧瓦古树长青,它们用年轮记录着岁月流转。
密云区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
胸围:780厘米 树高:18米 冠幅:15米 树龄:3500年
密云“九搂十八杈”,是一株侧柏,生长在密云区新城子镇新城子村关帝庙遗址前,为一级古树。
相传,这株树王是由商周时期的素慎人所植。主干至少需九人合围才能搂抱得过来,距地面约2米处分成十八个枝杈,犹如一把擎天巨伞,故得名“九搂十八杈”,堪称北京的“古柏之最”,也是北京所有古树中树龄最长的“第一树王”。
天坛九龙柏
胸围:368厘米 树高:11.5米 冠幅:6.7米 树龄:600年
天坛“九龙柏”,是一株桧柏,一级古树,生长在天坛公园回音壁外西北角。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祭祀前来天坛视察皇穹宇,朦胧间听见皇穹宇西庑后有声音,寻声查找,发现有九蛇朝圣,乾隆帝眼见九蛇游至垣墙外消失,抬头间赫然发现“九龙柏”昂然伫立,顿悟这九龙柏乃神蛇变化。于是,乾隆钦封其为“九龙柏”,又名“九龙迎圣”。
海淀区车耳营迎客松
胸围:350厘米 树高:7米 冠幅:16米 树龄:1000年
油松,一级古树,俗称迎客松,生长在海淀区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车耳营村关帝庙前,为辽代所植,至今已一千多年,是北京最粗壮的古油松之一。它南侧的一个主枝向大道上长长地伸延,好像在迎接过往的来客,故名“迎客松”。
门头沟区戒台寺九龙松
胸围:650厘米 树高:18米 冠幅:23米 树龄:1300年
白皮松,一级古树,俗称九龙松,生长在门头沟区戒台寺外院南门口。树体雄伟壮观,奇特的是树的主干分九枝,树干上鳞甲斑驳,霜皮半脱,宛如九条银龙凌空飞舞,又似九条神龙在守护着戒坛,故得此名“九龙松”。该树为唐武德年间所植,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是北京地区同树种最古老的一株,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的“古白皮松之最”。
北海公园唐槐
胸围:596厘米 树高:13米 冠幅:9米 树龄:1200年
国槐,一级古树,俗称北海唐槐,生长在西城区北海公园画舫斋古柯庭院西南角。因是唐代种植,所以被称为“唐槐”。在这株古树的四周堆砌着山石,使整个树的造型犹如一个巨大的盆景,它的树干呈中空状,树皮大部分也已经脱落了,目前存活的树干是由老树底部向上生出的侧枝,生长态势良好。
门头沟区潭柘寺帝王树
树高:30米 胸围:1100厘米 冠幅:18.5米 树龄:1300年
银杏,一级古树,俗称帝王树,生长在门头沟区潭柘寺毗卢阁内。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帝王去世时,帝王树就会有一支树杈折断;每有一代皇帝继位登基,又会从帝王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清乾隆皇帝御封此树为“帝王树”,这是迄今为止,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北方高僧皆以此树代表菩提树,视为佛门圣树。
延庆区干家店镇榆树王
胸围:610厘米 树高:21米 冠幅:25米 树龄:600年
榆树,一级古树,俗称榆树王,生长在延庆区千家店镇排字岭村。相传此树为明成祖北巡时所植。如今,古树与白河相伴而舞,远与村庄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城区花市酸枣王
胸围:393厘米 树高:15米 冠幅:11米 树龄:800年
酸枣,一级古树,俗称花市酸枣王,生长在东城区“花市枣苑”住宅小区内。此树原生长于崇文区上堂胡同14号的四合院里,因花市街道改建为住宅小区而被原地保护。酸枣树从金代一路走来,经过近千年的风风雨雨,遭遇雷击、风霜侵蚀而不死,历明清两代几次冻灾而幸存,依然枝繁叶茂、春花秋实,尤为珍稀,人们把它视作吉祥树。
颐和园古玉兰
胸围:229厘米 冠幅:7.4米 树龄:180年 树高:8.5米
玉兰,二级古树,生长于颐和园邀月门东侧。该株玉兰是颐和园唯一一株古玉兰。盛开时节,花色洁白,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每至盛花期就恰似一片馨香的雪海,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也是北京市民耳熟能详、每年必到的玉兰观赏景点。
西城区宋庆龄故居西府海棠
胸围:250厘米 树高:6米 冠幅:9米 树龄:200年
西府海棠,二级古树,俗称宋庆龄故居西府海棠,生长于西城区后海北岸宋庆龄故居院内西侧。古西府海棠北京只有六株,在宋庆龄故居的二层主楼后的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中就有两棵清代的古海棠树,这两棵海棠是醇亲王府时的遗物,每年春天粉红繁花盛开,秋天红果缀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