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好玩|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非常好值得一看

  • 2024-03-11 16:32:00
  • 多多de小岛

最近收拾家,发现了一本我年少时的集邮册,里面有着不少邮票,这都是当年我用零用钱在新票发行的第一时间跑去邮局购买的,也有四处收集来的信销邮票,每一张都承载着那时的我对集邮的热爱。

这些旧邮票也成功勾起了孩子的兴趣,那就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走一趟吧。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位于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建国门附近。该博物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一二层的邮票展,第二部分是位于三四层的邮政历史展,包括古代和现代邮政发展两部分。

一层是特展区,当前是"2024 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展览展出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澳门邮电、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以及24个国家曾发行的62套76种龙年生肖邮资票品,在方寸间祝福龙年的到来。

二层的邮票基本陈列展就包罗万象了,分为"海关邮政时期邮票""清代邮政时期邮票""中华民国时期邮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外国异形异质邮票"和"邮票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七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外邮票的发行发展历程。

1878年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时期,正式发行了3套邮票。7月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江山云龙图"脱颖而出,"大龙邮票"从此诞生。

​实物在玻璃展柜里,拍照不太清楚,网上找到一张清晰图片。可见大龙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两目圆睁的五爪蟠龙,在云彩水浪的衬托下大龙腾云驾雾。邮票铭记中文"大清邮政局"、英文"CHINA",邮资面值以中国海关的记账单位﹣﹣关平银(海关银)表示。

1885年,海关邮政部门又印制和发行了中国第二套邮票﹣﹣小龙邮票(版面比大龙邮票稍小一圈),小龙邮票上采用了太极图防伪水印这也是中国邮政历史上第一次采用防伪技术印刷的邮票。

现在人们的通讯方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鸿雁传书,邮票为证的时代基本上可以说是退出时代舞台了。邮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这些邮票中,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邮票,有展现民族文化的民俗邮票,还有纪念重大事件和节日的纪念邮票。每一张邮票都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和文化。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看完邮票展到三楼了解一下邮政的发展史。

在古代,邮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中国的邮驿制度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为了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政府设置了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交通工具进行信息传递。这种制度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40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邮政局,开始提供统一的邮政服务。随后,各国纷纷效仿,建立了自己的邮政系统。

世界第一枚邮票就是英国发行的著名的“黑便士”邮票。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故称黑便士邮票。现存于世的不多,之前拍卖过达5909w,极其稀少而被送上票王宝座。在四层的邮票珍宝馆里可以看到一枚“黑便士”。

除了“黑便士”珍宝馆里主要是一些因失误或错版等原因而短暂发放后回收或没有发放的邮票,都格外稀有。有大版面的“80猴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祖国山河一片红”等…因为每一枚邮票都有至少一套房的价值,珍宝馆由保安单独看守,馆内只有小射灯,且参观者不能拍照!

中国邮票邮政博物馆非常值得来一趟的,邮票小小的方寸之地,蕴含着一个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参观完我又萌生重拾旧日爱好的念头。

场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D座(长安大戏院东侧)

地铁交通:建国门站A口出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点至16点,15点停止入场)免费免预约。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