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安国沙多味熟肉食风味独特,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得益于其独有的传统加工技艺,其特点是熟而不烂,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2016年沙多味传统熟肉食加工技艺被列入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国沙多味传统熟肉食加工技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据相关资料记载,祁州(安国古称)南关药王庙大街有一户沙姓人家世代以煮“卤煮肉”为生,历经民国,日臻完善,形成独特的加工技艺,至今已传承至第五代。
民国时期沙多味老店,牌匾为清朝光绪年间祁州进士赵受璋题写。
沙多味熟肉食制品主要包括酱肉、熏肉、烧鸡、香肠、小肚等30多个种类。制作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25道工序,选材考究严格、分割修整精细、祖传秘方调料、精心严谨煮制。以传世老汤为底,大火攻,小火焖,油盖顶,整个加工过程长达24小时,使沙多味熟肉食集色、香、味、形于一身。
沙多味熟肉食甘草鸭出炉,沙多味传统熟肉食加工技艺是传统农耕文明与药都商旅文化,饮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的食品加工工艺,传承历史悠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吃货们不妨寻一时间来保定安国,尝尝这地道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