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虎坊桥,既没有“虎”,也没有“桥”。但是在历史上,这两者都是真实存在的:在明朝,这里曾是宫廷圈养老虎的地方,称为“虎房”。这里还曾有条由北向南流的泄水沟渠,渠上有一座石桥,也被叫做“虎房桥”,在清朝被谐音为“虎坊桥”,后来随着沟渠被填埋、石桥被拆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和北京许多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一样,现在的虎坊桥,日渐发展成了一个非常适合蹓跶、歇脚的生活方式街区。会馆、故居、咖啡、甜品、京菜、书店、精酿……齐聚在这里,不同年龄层和爱好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
#1林白水故居 ,是纪念馆,也是社区图书馆
林白水故居,是虎坊桥附近另一个和报人有关的纪念馆。
林白水是中国现代报业的先驱人物、民国著名报人之一,始终坚持“消息记者应当说人话,不说鬼话;应当说真话,不说假话!”。1926年,他因为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由于林白水与邵飘萍遇害的时间相隔近百日,也被媒体喻为“萍水相逢百日间”。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经过挪移重建的,原址是在棉花头条。前院是林白水故居,后院则辟为椿树书苑阅览室,同时也是椿树街道公共图书馆。你可以在阅览室读书,或是办理借书卡把书借走。借书本身无费用,办卡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及100元现金(押金)。
地址:北京市 西城区棉花巷2号
#2小街麻辣烫(第五分店),食材丰富的平价小店
小街麻辣烫在北京有十几家分店,位于虎坊桥路口的这家开业五年来,人气完全不输朝阳门南小街的总店。
它家一直不胜在环境,而是味道。进门处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丰富食材,光是香气就能勾起你的“馋虫”。自助式挑选喜欢的食材,蔬菜、粉丝、宽粉、面筋和面类等还能现煮现吃,辣度也适中,不太能吃辣的人也不会有负担。
旁边的角落里是小料区,店里给出的吃法是:麻酱2~3勺,辣椒油1勺,蒜汁1勺,麻油少许,再加秘制辣椒面1勺。当然,在这里,你还能彻底实现麻酱自由。
结账是让店员帮忙数签子,一根签子价格是1块3,基本二、三十块钱就能吃饱,明显有别于那些动辄大几十块钱一碗的“麻辣烫刺客”。
地址:北京市 虎坊路甲2号
#3宣南书店 ,胡同里的自在天地
在文风颇盛的宣南一代,自然少不了书店的存在。去年刚开业的宣南书店,藏在弯弯绕的小安澜营二条里,必须紧跟导航才能觅到,颇有一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妙。
整个空间分为左右两个院落,中式四合院风,还有一个能听到鸽哨声的露台,京味儿十足。店里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而且题材和种类照顾到了不同年龄层。
点上一杯饮品,伴着书香,就能在店里度过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还可以和亲朋爱侣,一起在这里体验围炉煮茶的乐趣。
地址:北京市 小安澜营二条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