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居一个千古之谜的人文遗迹。它坐落在京郊延庆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它是 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这是我国已发 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此遗址已被评为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古崖居留有许多的人类生存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马槽的为马厩,一般可容四五匹马。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当地人称其为"官堂子"的大洞穴,它建造得相当精巧,而且位于最高处。在宽敞的大殿内,四根雕凿细致的石柱撑起洞顶,中间一张宽大的石床,内有石桌石凳,估计为首领的住所。
据统计,古崖居保存下来的石室有174间,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后山区域分上下7层,共有石室26间。低层为马厩,高层为居住区。在底层外平台上有一个石碾,据称是古崖居唯一一件较为完整的文物,但因风化严重,早已看不清楚原貌了。步入石室,可以看到房屋内部结构有多种,少的只有一间,多的有两三间甚至更多。令记者惊讶的是,有的房间还是上下两层贯通的,好似今天流行的复式住宅,据说最多的有上下五六层相互联通。居住者不用出门,在山体内部就可以实现楼层间往来。
此外,房屋内壁都凿得比较平坦,墙角线也很平直规整。屋内凿有灶台、床、烟道等。墙壁上还有一些壁槽,用于放置生活物品。这些都反映出当时的居住者十分重视生活的品质和细节。
古崖居依其开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前沟南、北、东三坡凿有91处石室;后沟东坡一处凿有26处石室;这些石室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石室一般高1.8米,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
在中区,最吸引人的要数单体石窟区。单体石窟分上下两层,由8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组成,下层正中为主室,并且凿出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当地人称这里为"官堂子"、"金銮殿"。当地人告诉记者,古崖居大部分房间都简单朴拙,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空间,而中区是整个古崖居规格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建筑,应该是古崖居的核心建筑。
延庆自古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古崖居所在洞沟位于延庆区张家营镇,是军都山余脉"伸入"平原的部分。
奚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为东胡鲜卑族的一支。史料记载,奚人善于造车,史籍称为"奚车"。奚人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唐末曾有一支西迁妫州,称为"西奚",而留在原地的称为"东奚"。今天官厅水库、延庆北部山区都属妫州,古崖居就在这一地区,在地望上是相符的。赵其昌考证认为,古崖居居住者大概在洞沟生活了30多年。可见奚人在这里居住停留时间不长,在短暂的30多年中,奚人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开凿这么大空间的崖居建筑,让人生疑。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德广专门从事北方民族考古研究。在《奚人历史文化遗存考述》中,他将延庆古崖居作为奚人(西奚)重要的文化遗存,依据时间和地望推测"古崖居是西奚人迁居妫州后开凿的居所"。另据介绍,在周边山区零星有崖居遗存,规模很小,只有洞沟的古崖居是整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
延庆境内的古崖居因古人在山崖上开凿石窟居室被称为千古之奇。然而,这些浩大的建筑为哪个年代,何人所为,至今无确切的定论,被称之为千古之谜。最近,随着考古学家获得的重大发现,古崖居千古之谜有可能被揭开。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西五公里处古崖居自然风景区
门票:54/人